近期新能源材料如镍、锂的价格有所反弹,一方面供给端经过了短期调整;另一方面下游新能源需求改善,其中包括低空经济、固态电池落地的预期强化。 作为新质生产力,低空经济被写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之一。据相关机构测算,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低空领域的主要产品有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无人机、直升机、传统固定翼飞机等。低空经济有利于推动航空级别的高密度电池发展,为固态电池提供新的应用赛道,同时航空材料的研发应用也有利于拉升镍基超合金材料消费。 伴随着低空经济的布局,今年一季度以来,新能源在汽车领域方面的渗透率不断加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1—3月,我国汽车销量为672万辆,同比增长10.6%。其中,新能源汽车销售为209万辆,占比31.1%。电池领域中,1—3月,三元正极材料165136吨,年累计增幅24%。由于头部企业对于高镍需求增加,带动镍元素需求持续增长。电池级硫酸镍价格企稳复苏,出现阶段性的上涨。 当前容百科技、当升科技、华友钴业、长远锂科布局的高镍、超高镍产品已经投入使用,上汽智己推出采用高镍正极半固态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