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期货-期货综合资讯平台
返回旧版
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数据
视频
期货开户
旗舰店
VIP会员
直播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文章
大连商品交易所2025-07-11豆油仓单日报
go
lg
...
大连商品交易所2025-07-11豆油仓单日报
lg
...
99qh
07-11 15:22
大连商品交易所2025-07-11豆粕仓单日报
go
lg
...
大连商品交易所2025-07-11豆粕仓单日报
lg
...
99qh
07-11 15:22
大连商品交易所2025-07-11豆二仓单日报
go
lg
...
大连商品交易所2025-07-11豆二仓单日报
lg
...
99qh
07-11 15:22
大连商品交易所2025-07-11豆一仓单日报
go
lg
...
大连商品交易所2025-07-11豆一仓单日报
lg
...
99qh
07-11 15:22
大连商品交易所2025-07-11玉米淀粉仓单日报
go
lg
...
大连商品交易所2025-07-11玉米淀粉仓单日报
lg
...
99qh
07-11 15:22
大连商品交易所2025-07-11玉米仓单日报
go
lg
...
大连商品交易所2025-07-11玉米仓单日报
lg
...
99qh
07-11 15:22
有色行业:产品向“高精尖”领域探索
go
lg
...
配额收益有望贡献超10%的业绩弹性。
中国
(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认为,长期来看,有色产业结构将持续优化,高端产能加速扩容,低端产能有序出清,生产工艺加速迭代升级。 针对政策实施中的潜在挑战,王红英提醒,部分企业可能因自身经营压力或地方政府税收考量,减产意愿不足。对此,需坚持高质量、绿色发展导向,坚决淘汰低端过剩产能,构建统一的监管标准体系,同时推动企业深度融入产业链,强化协同发展。 来源:期货日报网
lg
...
期货日报网
07-11 12:25
钢材行业:警惕情绪降温带来的波动
go
lg
...
近日,
中国钢铁
工业协会发布《维护产业链整体利益 共同抵制“内卷式”竞争》。文章提到,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是一项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单靠某一行业难以摆脱“内卷”困局。钢铁与汽车行业需立足自身实际,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无论是钢铁企业还是汽车企业,都应认识到行业利益高于企业利益、企业利益源于行业利益,加快从“量本位”向“价本位”转型,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治理。 当前钢材行业面临的核心矛盾是同质化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下行、市场格局失衡。“反内卷”对钢铁行业将产生哪些深远影响?
中国商业
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分析认为,2015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行政手段推动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了供需再平衡与利润率显著改善,而本轮“反内卷”更强调以市场机制与行业自律为抓手,推动电炉炼钢占比提升,通过设备更新与智能化改造实现效率升级,进而促进技术迭代与绿色转型。 新湖期货研究所副所长李明玉表示,当前黑色产业链利润分配失衡问题突出,钢厂利润过度依赖煤炭等原材料的低价让利,但煤炭企业在经历连续3年价格下跌后,部分已陷入亏损,进一步让利空间有限。同时,中游贸易商“蓄水池”功能缺失,加剧了价格的短期波动,不利于行业长期稳定发展。破解“内卷”需要聚焦需求结构优化与利润分配机制重构,以此推动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国投期货高级分析师何建辉表示,近年来黑色产业链在产能调控、产量压减、落后产能退出等方面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由于终端需求复苏波折,市场供需仍不匹配。“若仅依赖市场化手段,黑色产业链产能出清将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为推动市场早日重回正轨,离不开政策的约束与引导。只有供需逐步回归均衡,产业链各环节才能恢复生机,市场才能实现良性发展。”他说。 至于“反内卷”对黑色产业链的实际驱动程度,李明玉认为,当前“反内卷”更多表现为市场情绪拉动,对行业基本面的影响尚不显著。反内卷行情能否持续,关键要看后续是否会针对钢铁行业出台专项文件。 何建辉则强调,在中央层面定调、行业协会陆续跟进的背景下,“反内卷”已成为主导未来行情走势的关键变量。目前黑色系相关品种价格处于相对低位,风险释放较为充分,价格弹性显著增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预期支撑下,相关品种仍有上行动能。但他同时提醒,当前终端需求未明显起色,若后期政策层面缺乏实质性措施落地,需要警惕市场情绪降温引发的价格波动风险。 来源:期货日报网
lg
...
期货日报网
07-11 11:30
甲醇 上下空间皆有限
go
lg
...
同时会滞留相关船舶,以推动老旧船舶退出
中国市场
、提升船舶本质安全水平。 三是伊朗布什尔港口曾发生甲醇船只爆燃事件。该港口附近仅有Kaveh(230万吨/年)一家甲醇企业,其出口以印度市场为主,少量发往
中国
(1~2艘)。但若后期安全检查升级、监管趋严,可能对甲醇发运造成影响。长期来看,今年伊朗安全事故频发,可能促使伊朗政府强化全国储运设施检查,导致出口效率下降,进一步加剧区域甲醇物流紧张。 非伊朗方面,南美MHTL(400万吨/年)、文莱BMC(85万吨/年)及印尼Kaltim(72万吨/年)的甲醇装置目前均已恢复正常运行;北美Natgasoline(175万吨/年)甲醇装置在短时降负后也已恢复正常运行,马石油170万吨/年甲醇装置现已重启。不过,东南亚区域7月下半月仍有停车计划,俄罗斯也有大型装置检修计划,需密切留意上述情况是否会对两地到货预估产生影响。当前外盘甲醇市场需求表现不佳,CFR
中国
主港价格的持续上涨带动非伊朗货源供应增加,其中南美货源抵港量已出现明显增加,预计6月和7月非伊朗货源供应量将维持在50万吨以上的高位。 国际市场方面,除因供应担忧出现上涨外,需求端基本无起色,整体以稳中偏弱为主,这一态势传导至
中国市场
,体现为非伊朗货源供应或较难回落至低位。 需求淡季持续影响 受上游甲醇价格偏高而下游产品前期价格涨幅有限影响,传统下游综合加工利润维持在盈亏平衡线以下,尤其是剔除醋酸后的综合加权利润已长时间处于亏损状态,且亏损幅度较大。当前传统下游已进入季节性淡季,在原料库存偏高、行业亏损加剧的背景下,叠加高温及梅雨天气影响,传统下游开工率下滑将更为明显,市场对甲醇需求减量的预期渐浓。后市需关注上海华谊(80万吨/年)和新疆中和合众(100万吨/年)醋酸装置在年中密集投产对市场的利多影响能否如期释放。 虽然近期甲醇价格有所回落,沿海地区MTO装置生产利润明显回暖,但仍维持在现金流盈亏平衡线以下,部分烯烃装置开工不满。例如,浙江兴兴(69万吨/年)、宁波富德(60万吨/年)和江苏斯尔邦(80万吨/年)MTO装置负荷略有下降;中原乙烯(20万吨/年)MTO装置因技术改造停车;宁夏宝丰三期(100万吨/年)及南京诚志二期(60万吨/年)或一期(30万吨/年)后期有检修计划。随着港口与内地价差快速收窄,内地流至港口的货源将逐步减少。且前期伊朗进口停滞将导致后期出现较大供应缺口。在利润不佳的背景下,华东地区MTO行业后期开工仍存在降负荷甚至停车的预期,需密切关注MTO装置运行动态。 库存处于结构性低位 当前甲醇生产企业总库存在35.23万吨,主港库存在67.37万吨,社会总库存在102.59万吨,整体库存处于结构性低位。在内蒙古久泰和中煤榆林等烯烃装置恢复带动内地需求回升、部分甲醇装置检修导致供应减量等因素影响下,生产企业库存或再度下降。尽管内地至港口套利空间快速收窄后,内地对港口的补充量将逐步减少,但在进口预期上调及沿海地区烯烃装置未来有检修计划的双重影响下,港口库存或再度累积。 图为传统下游原料库存走势(单位:万吨) 近期,受补库存驱动,传统下游原料库存攀升,但考虑到企业利润维持低位,叠加需求淡季影响,预计进一步补库动能不足。 以伊达成停火协议后,地缘风险带来的溢价逐步回吐。近期南帕尔斯气田已恢复供气,部分伊朗甲醇装置逐步重启,伊朗甲醇进口前期大幅缩量预期有所上调。不过,伊朗甲醇库存偏低及国内船舶政策限制等因素仍将影响到港节奏。当前国内甲醇生产利润丰厚,供给仍显充裕。而受利润不佳及季节性因素影响,下游需求存在减量预期,尤其是甲醇价格跳涨后,下游行业亏损幅度快速扩大。 综合来看,多空因素交织,甲醇2509合约上下空间均较为有限,将以震荡偏弱运行为主。后市关注伊朗甲醇装置实际运行状态、装船发运情况及下游对高价甲醇的承接程度。 来源:期货日报网
lg
...
期货日报网
07-11 11:25
PTA 需求淡季限制价格上行空间
go
lg
...
注实际需求。新一期EIA数据表现平平,
中国
主营炼厂开工率偏高,地炼开工率较低,终端需求一般。此外,关税暂停日临近,近期美国与越南达成了一项协议,后期需关注美国与欧洲及
中国
的关税进展情况。总体来看,长期受制于供应压力影响,预计油价偏弱运行。 需求进入下滑阶段 近期,纺织终端开工明显走弱,截至7月4日,江浙织机负荷环比下滑4个百分点,至62%,处在历史同期低位;江浙加弹负荷环比下滑7个百分点,至69%,同样处在历史同期低位。 一方面,5—7月是织造企业的需求淡季,春夏订单基本已完成,而秋冬订单通常要等到8月才陆续下达,7月正处于下游订单青黄不接的阶段。 另一方面,前期在原料端价格上涨的过程中,尽管下游利润很低,但企业可以利用时间差来修复利润,即用涨价前的原料生产并销售涨价后的产品,以此争取成本竞争力,使得聚酯工厂阶段性产销都有放量。然而,一旦原料价格转跌,市场情绪转向悲观,那么下游企业就会面临低利润、产销走弱和库存贬值的风险,其被迫降低负荷的可能性也会大幅增加。此外,目前纺织品的主要产地都已进入高温天气,部分工厂因高温陆续放假,这进一步导致了负荷下滑。 随着需求负反馈向上传导,聚酯工厂负荷也逐步下滑。截至7月4日,聚酯负荷环比下滑至90.6%。从当前织造下游现状以及聚酯工厂的生产意愿来看,预计聚酯负荷仍有进一步下滑的空间,7月平均负荷预期降至90%以下,PTA刚性需求面临下滑压力。 二季度,受自身装置检修和聚酯负荷高位运行的影响,PTA库存快速去化,现货市场流通货源一度紧张。不过,随着下游负荷走弱以及部分装置复产,PTA将逐步进入累库格局。 综合以上分析,当前以伊冲突缓和,原油地缘溢价消退,原油交易逻辑重回供应增产,预计油价偏弱运行。PTA供需方面,受到近期需求快速走弱的影响,预计后期将进入累库格局。整体来看,PTA价格上方压力较大。(作者单位:新湖期货) 来源:期货日报网
lg
...
期货日报网
07-11 11:25
上一页
1
•••
78
79
80
81
82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