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PTA价格震荡回落。一方面,以伊冲突缓和,原油地缘溢价消退,使得PTA成本下移;另一方面,需求端进入淡季,下游开工明显下滑,PTA供需承压。
原油回归供需逻辑
近日,原油市场缺乏明显的交易逻辑,其波动主要受地缘风险情绪扰动。当前地缘局势暂时可控,冲突未进一步升级,后期需关注美伊之间的谈判情况。OPEC+原定于7月6日召开的会议提前至7月5日举行。在会议前,根据市场消息,代表们称正在讨论第四次连续增产41.1万桶/日,但仍有可能出现略微更大的增幅。根据阿联酋提高的产量配额,OPEC+可能向市场提供250万桶/日的产量,即两次增产55万桶/日。实际结果显示,8月增产54.8万桶/日,符合会议前的预期,但增幅远高于前期的预期,这对油价形成了压力。下一次OPEC+会议将于8月3日召开。
目前原油消费处于旺季,前期资金做多意愿仍然较强,但油价并不一定能走强,原因是今年供应压力尤其大,后期需继续关注实际需求。新一期EIA数据表现平平,中国主营炼厂开工率偏高,地炼开工率较低,终端需求一般。此外,关税暂停日临近,近期美国与越南达成了一项协议,后期需关注美国与欧洲及中国的关税进展情况。总体来看,长期受制于供应压力影响,预计油价偏弱运行。
需求进入下滑阶段
近期,纺织终端开工明显走弱,截至7月4日,江浙织机负荷环比下滑4个百分点,至62%,处在历史同期低位;江浙加弹负荷环比下滑7个百分点,至69%,同样处在历史同期低位。
一方面,5—7月是织造企业的需求淡季,春夏订单基本已完成,而秋冬订单通常要等到8月才陆续下达,7月正处于下游订单青黄不接的阶段。
另一方面,前期在原料端价格上涨的过程中,尽管下游利润很低,但企业可以利用时间差来修复利润,即用涨价前的原料生产并销售涨价后的产品,以此争取成本竞争力,使得聚酯工厂阶段性产销都有放量。然而,一旦原料价格转跌,市场情绪转向悲观,那么下游企业就会面临低利润、产销走弱和库存贬值的风险,其被迫降低负荷的可能性也会大幅增加。此外,目前纺织品的主要产地都已进入高温天气,部分工厂因高温陆续放假,这进一步导致了负荷下滑。
随着需求负反馈向上传导,聚酯工厂负荷也逐步下滑。截至7月4日,聚酯负荷环比下滑至90.6%。从当前织造下游现状以及聚酯工厂的生产意愿来看,预计聚酯负荷仍有进一步下滑的空间,7月平均负荷预期降至90%以下,PTA刚性需求面临下滑压力。
二季度,受自身装置检修和聚酯负荷高位运行的影响,PTA库存快速去化,现货市场流通货源一度紧张。不过,随着下游负荷走弱以及部分装置复产,PTA将逐步进入累库格局。
综合以上分析,当前以伊冲突缓和,原油地缘溢价消退,原油交易逻辑重回供应增产,预计油价偏弱运行。PTA供需方面,受到近期需求快速走弱的影响,预计后期将进入累库格局。整体来看,PTA价格上方压力较大。(作者单位:新湖期货)
来源:期货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