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区的煤炭自给率已经超过了90%,所以动力煤价格的波动对煤制油、煤制气等项目的成本影响较为有限。但是,部分煤化工装置依赖从美国进口高端催化剂(如费托合成催化剂)的企业将会面临因关税而导致成本上升的压力。 从政策的角度来看,我国将采用扩大投资、刺激内需消费等方式来缓解关税和贸易摩擦给产业链带来的冲击,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煤化工下游的甲醇、聚烯烃等工业材料的需求起到支撑作用。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波动所引发的进口成本的变化也需要引起警惕。如果人民币回落压力持续存在,甲醇、丙烷等进口量较大的化工原料的成本就有可能上升,而煤制聚烯烃由于其原料是本土生产的,其成本优势或进一步显现出来。 此外,在国内能源保供政策的影响下,煤炭价格有望趋于稳定,这有利于煤化工企业锁定原料成本。不过,如果国际油价因为地缘政治等因素出现大幅度波动,就有可能通过烯烃装置工艺的比价关系,间接地对聚烯烃的利润空间产生影响。 来源:期货日报网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