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化早评 | 2025年10月28日
品种:原油、PTA/MEG、甲醇、硅链
原油
供应端:欧美制裁俄罗斯油企和船队,涉及产能达到220万桶/日,短期引发贸易重新定向从而造成现货市场紧张。但后续市场或逐渐消化制裁冲击,与过去的历次制裁一样,只要国内不配合,实际影响或有限。
需求:美国政府停摆继续,但PMI数据好于预期,柴油表需回升汽油偏弱。中美贸易谈判释放乐观信号。
库存价差:截至10月17日,EIA原油库存下降96万桶/日,汽油库存下降215万桶/日,馏分油库存下降148万桶/日。美国能源部长表示当前油价很低,适合补充战略储备。当前水上原油库存创多年新高,陆上原油累库有限,短期贸易冲击下现货基差大幅走强。
观点:当前油价反弹仍然是事件冲击,短期停止采购俄油会造成贸易混乱和现货紧张,需关注美俄外交和石油贸易网络能否消化制裁影响,若实际冲击影响有限则不足以改变过剩格局。
PTA/MEG
PX-PTA:
周一传工信部将于10.29日召开关于PX、PTA及瓶片反内卷会议(已核实会议为真)。
主要逻辑:
1、化工反内卷预期。PTA行业集中度高、利润差,投产周期尾声,存反内卷潜力。
2、原油短期事件冲击偏强。短期受制裁及美国购储影响近一周大幅反弹,但目前中期过剩逻辑不变。
3、供需平衡低库存,即将进入累库期,预期偏弱。PX结构偏紧,PTA中等开工,下游及终端以价换量保持高开工低利润;预计11月开始,供增需减进入累库期,同时行业仍有产能待投产,预期偏弱。
结论:PX、PTA周一大涨,主要因反内卷会议预期;上周上涨主要驱动在原油,自身供需正处于强弱转换预期中。目前看行业反内卷潜在抓手在限开工或限价,淘汰产能方面可能性暂不大,待进一步观察。目前看原油、基本面与反内卷暂不共振。
MEG:
供应端:隆众数据,截止10.24日,开工微降至68.3%;利润较好开工偏高,裕龙80万吨10月投产。海外装置仍有异动,预计9-10月进口小幅缩量。
需求端:截止10.24,聚酯开工持稳87.5%。终端织造开工回升至55.5%,目前需求仍较好主要内销超预期,以价换量;预计需求10月见顶,11月开始走弱,下游高开工低利润高库存。
库存端:截至10月27日,隆众数据华东主港库存升至46.5万吨水平。
观点:乙二醇绝对库存低,但新投产落地后累库压力大,10月尚有部分计划检修,预计小累库,11月开始预计累库加速,震荡偏弱观点。
甲醇
甲醇:
供给:国内开工下降主因CTO检修。海外短停结束开工回升至高位,目前预计10月130+,进口未受影响,只是因制裁影响而到港下降,浮仓大幅增加;冬季潜在利多是预计伊朗仍会提前限气影响进口。反内卷对甲醇真实影响暂不大,主要受煤支撑。目前伊朗被制裁(接受伊朗货港口减少)、美船加收到港费用(美船涉及化工量不大)影响不大。
需求:下游开工持稳。本周烯烃开工下降,CTO部分检修,沿海MTO负荷偏高弹性不大。传统需求本周上升,但总体仍不及预期。
库存:本周港口库存小升至151万吨。工厂库存低位持稳,内需偏弱。目前看至10月整体累库格局不变,累库压力有所放缓。
结论:10月港口预计仍将累库,但累库压力边际放缓;Q4核心看伊朗开工,其次看国内需求,结构偏多,因此01、05仍维持低多观点。短期进口扰动,但利空未结束。甲醇下有煤支撑,上受累库及弱需求压制,驱动暂不强。
硅 链
工业硅日评:
上周合盛涉及纠纷,扣押变电器,但预计暂不影响其持续复产。
主要逻辑:
1、反内卷实际影响不大,核心供需驱动仍偏弱。10月供增需稳,11月供稳需弱。目前看西南产量见顶,但合盛仍有复产预期,总产量预计枯水期下降不多,仍有累库压力。
2、成本支撑仍在。近期煤炭支撑仍在,硅煤持稳焦煤期货偏强,测算工业硅完全成本8900-9400元/吨。
3、仓单整体微降。暂无挤仓风险。
结论:上周上涨主因低估值+焦煤大涨带动,供需暂无新变化。随着新疆产量上升,预计供稳需弱驱动仍向下,但成本有支撑,不过分看空。工业硅没有限产约束,产能过剩严重,高价就会刺激产量回升形成下行压力,供需格局偏空品种;但定价中枢核心在成本;目前测算成本区间8900-9400元/吨。
多晶硅日评
昨日传通威、隆基有接11月仓单意愿。传有客户意向采购多晶硅仓单6000吨。
另据SMM统计组件接单增多,原预计11月大减产,预期减产减少。
主要逻辑:
1、反内卷驱动。近一周收储消息减少,至今仍无实质推进落地,预计延迟至11月;市场情绪降温,但行业里对11月收储信心上升。
2、光伏股票和期货联动效应,光伏板块上周调整,周末受通威等三季度业绩好转影响,板块略走强。
3、现实高供应弱需求高库存,但11月开始边际改善。11月西南减产明确目前略低于预期量,硅料11月仍小幅过剩,市场预计会开始持续进入减产周期。终端装机差但预计见底,组件订单再次小幅走强,原预计11月组件大减产收窄。
4、仓单博弈。11月仓单集中注销压力较大,但目前传言看工厂有参与托底意向。
结论:无收储实质推进,仍以区间震荡对待。若后续收储正常推进落地,11月硅料大致平衡,大概率区间震荡行情,12及之后合约关注5-5.5万元区间;若11月产量难降累库压力上升,收储未落地,有破位下探边际成本可能;若要冲前高,必须看到实质收储、限产超预期落地才行。
混沌天成研究院是一家有理想的大宗商品及全球宏观研究院。
在这个研究平台上,我们鼓励跨商品、跨资产、跨领域的交叉研究,传统数据和高科技结合,致广大而尽精微,用买方的态度去分析问题,真理至上,关注细节,策略导向。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全面的工业体系,产业链上下游完整,各类原材料和副产品把产业链连接成复杂的产业网。扎根于中国,我们有着产业研究最肥沃的土壤;深度研究中国也一定可以建立投资全球的优势。
中国的期货市场正趋于专业化和机构化,我们坚信这样求真的研究也必将给投资者带来有效的服务和真正的价值。
我们关于商品研究提升的三点结论:
第一是要提高研究效率:要提高快速学习、快速反应的能力。我们这份职业的目的是研究最重要的矛盾点,把握行情,不是做某个商品的百科全书。所以要有针对当前矛盾,迅速搜集相关信息,并形成有依据的见解。通过国内外网络资料,各方数据库,新闻媒体,电话产业人士,遍读行业报告等方式,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不辞辛苦,把问题搞清楚。研究员只有具备这样的快速研究能力,才能让一丝丝的灵感不被错过,拨开云天见月明,形成有洞察力的见解。
第二是要提升魄力格局:利用产业周期的思维,把眼光放长放远,对于行情要有想象力,也要有判断大行情的魄力和格局。把未来20%以上的价格波动作为自己的研究目标,而不能仅盯着短期的一个开工率或库存来做短期行情。决定商品大方向的就是产业周期,不能解决的矛盾点可能会产生极端行情,研究员应该把产业周期和关键矛盾点作为价格判断的发力点。大格局出来后,去跟踪每个阶段的利润、库存、开工等短期指标,看是否和大格局印证从而做出后续的思考和微调。长周期和短期矛盾共振行情会大而流畅。
第三是要树立求真精神:以求真的态度去研究和交易。不要怕与众不同,不要怕标新立异,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创造价值的过程一定不是寻找同行认同的过程,而是被市场认同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