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3365字,阅读时间约8分钟
2023年12月5日下午,混沌天成研究院邀请了资深期现货专家、投资交易及研究人员,进行了线下闭门行业研讨,就当前有色板块的明星品种镍及碳酸锂未来的交易机会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以下是本次与会人员的主要观点:
嘉宾A:我简单的说一下我的看法,然后抛砖引玉提出一些问题供大家讨论。今天的主题是镍和碳酸锂。目前为止的话,镍和碳酸锂都是比较流畅的下跌趋势。从下图有色金属产量及预期可以看出,铜、铝、锌三个品种同比增量都在5%以内,供应端有大幅增量的两个品种是镍和碳酸锂。镍矿今年同比增10%,明年同比预期继续增10%,碳酸锂供给预期增量约40%。在需求被压制的当下,全球的制造业整体是处于萎靡的状态。在需求不是扩张状态的情况下,供给有大增量的品种就会被资金瞄准为做空的重要标的。
从镍的平衡表来看,2023、2024和2025年,镍的供给都有10%左右的增量。随着印尼高冰镍及湿法中间品产能的释放,新能源电池行业对一级镍的消费逐步退出,同时电积镍产能的大量增加,一级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消失,供给的高增速导致镍进入全面过剩阶段,且从平衡表推演来看,未来两年仍然维持供需大幅过剩。目前,NPI到电积镍各环节利润压缩殆尽,进入矿山利润压缩阶段,也进入了镍产业利润压缩的最后一个环节,镍价下跌有助于过剩产能退出,或延缓新产能投产释放,如果供给释放不能受到抑制,收储仅仅带来阶段反弹,镍将保持弱势运行。
镍什么时候止跌需要关注以下三点:
1、 过剩产能出清;
1) 高成本产能退出或暂停;
2) 印尼出手暂停或推迟镍产能释放;
2、 需求超预期增长,暂时看不到;
3、 收储,适量而定,带来的估计仅仅是反弹。
接下来是碳酸锂。供给端有40%以上的高增速,需求端主要是动力电池的需求,其他工业需求占比较小。从供需平衡表去看,过剩主要是在2024年,市场在交易未来供给过剩的逻辑,这是碳酸锂基本面的背景。经历了这么久的下跌,我认为跌到能够把高成本的部分出清的时候,就跌到了合理的估值价格了。我找了三个市面上流通比较广的产能成本曲线,匹配明年120万吨需求对应的现金成本在8万左右。所以跌到8万以下就会有高成本的产能出清了,如果8万继续下跌,我觉得就是市场情绪的问题,不再能反应基本面的情况了。
最后讲一下交割问题,很多人不敢空的原因是因为1月份临近交割有大量的持仓,现在碳酸锂1个月的产量约4万,整个市场的库存在6万,交割品要求生产日期在60天以内。现在持仓将近16万,虚实比明显是不恰当的,空头最终出来交仓肯定是交不出来的。
嘉宾B:测算碳酸锂供给量可以从锂矿资源量或者化工品两个方向去统计。盐湖提锂明年的供给预计在50万吨,不足以供给全球的需求。因为它现金成本很低,所以除非有环保问题,不然它的产能释放是不会有预期外的缩减,所以我们更多地需要去关注锂辉石和锂云母的供给增量是不是能释放出来。
1、锂云母端。如果碳酸锂价格跌到10万以下,锂云母会不会停产。从高边际的宁德去分析,我的判断是它不会马上停产。原因有以下几点:1、宁德有足够的资金去支撑。项目如果刚开始马上就停产,前期的投入立马就会出现比较大的损失,这是宁德不愿意看到的。2、锂云母是有比较大的战略意义的,总体的本土供应比较低。它完全可以当成是收储的行为去做,可以把原料放在仓库,等价格涨了再去加工做成碳酸锂。如果明年碳酸锂价格在10万以下,宁德可能会干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后面选择性地去停一些产能。
2、锂辉石端。澳洲高成本矿成本现在在750美金左右,按照25000元加工费,折成碳酸锂,含税最后的价格应该是8万左右。这一部分锂矿供给在碳酸锂价格跌到现金成本之后,应该也不会马上停产。因为公司决策会有过程,同时中国的期货价格海外很多公司还是不愿意参考。碳酸锂价格下跌,海外矿企想要停产,首先要先形成分析报告,对市场有个长期的描述,内部管理层通过,然后股东董事会批准,然后才会停产。这个过程下来,至少需要半年时间。新的项目也不会立马就停产。作为一个高成本矿山的经营者,和下游签订的订单价格很多都会有地板价约束,价格跌到一定程度就不执行,或者下游必须按照签订的价格买。
第二个需要关注的点是盐湖提锂对应的当地水资源的问题。南美盐湖一直在讲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国内关注的不多。盐湖的产生就在于干旱地区,当地的水资源是很宝贵的,海外居住的密度比国内小很多,他们都很在意水资源是否够用的问题,但在国内就没有媒体报道过。水资源会不会成为盐湖提锂供给释放的制约因素,很难去判断,但是我们需要去关注。
第三个库存问题。库存有一个流转周期的问题在,锂矿大部分是从海外运到中国,所需时长保守估计在两个月,再从港口运输到锂盐厂,预计也需要两个月,锂盐厂加工成锂盐再发给下游客户,又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整体库存下降的结果说明行业的整体运营效率在提高。下游需求到100万吨的时候,实际上整个产业链流通量是不止100万吨的,会有一部分库存沉淀到通道里面去。所以SMM统计的库存数据只能作为参考。
嘉宾C:我讲一下碳酸锂交割的问题。我去参加了广期所碳酸锂的模拟交割,期货盘面加速往下打也是从那一天开始的。因为大家发现交割品存在交割等级比较低的问题。我研究过广期所的交割标准,相对于市面上流通的现货来说算是比较宽松的。虽然指标数增加了,但是标准范围是有所放松的。对于下游企业使用来说,可能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对于现货贸易商来说,他们更愿意去接比如锂辉石或者锂云母出厂的碳酸锂。同时市场也会担心盘面交割的碳酸锂是否会影响使用。因为碳酸锂不同于其他期货品种,它每个批次产出的碳酸锂稳定性是不一样的,下游在使用的过程中更看重产线的稳定性。交割的时候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的厂家交10吨,另一个厂家交5吨,最后混在一起凑成15吨一起交给接货买家,这样的话下游使用起来可能会遇到一定问题。
工业品组:
黄一帆
F03114993
混沌天成研究院是一家有理想的大宗商品及全球宏观研究院。
在这个研究平台上,我们鼓励跨商品、跨资产、跨领域的交叉研究,传统数据和高科技结合,致广大而尽精微,用买方的态度去分析问题,真理至上,关注细节,策略导向。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全面的工业体系,产业链上下游完整,各类原材料和副产品把产业链连接成复杂的产业网。扎根于中国,我们有着产业研究最肥沃的土壤;深度研究中国也一定可以建立投资全球的优势。
中国的期货市场正趋于专业化和机构化,我们坚信这样求真的研究也必将给投资者带来有效的服务和真正的价值。
我们关于商品研究提升的三点结论:
第一是要提高研究效率:要提高快速学习、快速反应的能力。我们这份职业的目的是研究最重要的矛盾点,把握行情,不是做某个商品的百科全书。所以要有针对当前矛盾,迅速搜集相关信息,并形成有依据的见解。通过国内外网络资料,各方数据库,新闻媒体,电话产业人士,遍读行业报告等方式,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不辞辛苦,把问题搞清楚。研究员只有具备这样的快速研究能力,才能让一丝丝的灵感不被错过,拨开云天见月明,形成有洞察力的见解。
第二是要提升魄力格局:利用产业周期的思维,把眼光放长放远,对于行情要有想象力,也要有判断大行情的魄力和格局。把未来20%以上的价格波动作为自己的研究目标,而不能仅盯着短期的一个开工率或库存来做短期行情。决定商品大方向的就是产业周期,不能解决的矛盾点可能会产生极端行情,研究员应该把产业周期和关键矛盾点作为价格判断的发力点。大格局出来后,去跟踪每个阶段的利润、库存、开工等短期指标,看是否和大格局印证从而做出后续的思考和微调。长周期和短期矛盾共振行情会大而流畅。
第三是要树立求真精神:以求真的态度去研究和交易。不要怕与众不同,不要怕标新立异,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创造价值的过程一定不是寻找同行认同的过程,而是被市场认同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