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吨,较10月底增加9万吨。 东海期货黑色金属首席研究员刘慧峰告诉记者,供给端主要取决于政策和钢厂利润。因1—10月粗钢产量累计同比下降2631万吨,11—12月政策限产压力并不大。钢铁企业利润10月下旬见顶回落,但利润绝对水平尚可,全国247家钢铁企业中,盈利企业占比超过50%。铁水产量虽然已经见顶,但短期很难快速回落,预计日均产量在232万~235万吨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螺纹钢与热轧卷板需求的分化仍在延续。1—10月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2.6%,降幅较9月扩大0.4个百分点;土地购置费同比下降7.4%,降幅较9月扩大0.5个百分点。前端数据的弱势表明螺纹钢后期需求仍不乐观。与之相比,汽车产销继续好转。根据乘联会的数据,10月狭义乘用车销量为226.1万辆,同比增长11.3%;1—10月累计销量为1783.5万辆,同比增长3.2%。另外,热轧卷板内外价差仍较大,出口量高企状态将持续。 “从政策的落地情况来看,对黑色系尤其是建筑钢材的拉动作用有限,市场也充分认识到这一情况,宏观情绪在黑色系品种上有所弱化,交易逻辑逐步切换至产业格局。建筑钢材进入消费淡季,但也进入冬储阶段,当前钢材价格对贸易商而言仍偏高,他们需要更低的价格才能提高冬储积极性。原料端,铁矿石库存在1.52亿吨以上高位运行,后期铁水产量下降后,库存恐继续增加。焦煤产量也持续回升,加之进口增速明显,港口及矿山库存高企的背景下,供给压力将进一步上升。这可能引发产业链的负反馈。”陈为昌说。 展望后市,刘慧峰认为,12月重要会议即将召开,市场对增量政策发力的预期较强。另外,当前原料冬储已经开始,上周全国247家钢铁企业铁矿石库存环比增加119.3万吨,钢铁企业、焦化企业双焦库存不同程度回升,钢材市场成本支撑依然存在。12月中旬之前,钢材市场不具备发生负反馈的条件,至于价格能否反弹,取决于政策的持续性以及冬储的力度。12月重要会议结束之后,市场焦点将再度转向关税风险以及现实需求。届时,钢材价格可能出现回调。 “市场对明年需求的边际改善抱有一定期待,黑色系有望在低位获得支撑,预计螺纹钢价格短期运行区间在3100~3400元/吨。”陈为昌说。 来源:期货日报网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