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0.5%。 核心观点: 1、12月美国CPI数据表现超预期,与美联储对通胀率回到2%的目标有所背离。目前,市场对美联储3月、5月降息的预期概率下降,预期的今年合计降息幅度回落到约140个基点。 2、国内CPI已连续3个月为负值,反映了目前内需依旧不足,居民购买意愿较低,消费表现继续低迷。而出口周期有所转强,体现了外需发力较好,国外补库需求增加。 3、中国的低通胀问题,美国的高通胀问题,导致两国降息预期出现分化。而在中弱美强的经济特征下,中美利差由正转负,A股也持续走弱。根据历史经验,国内降准降息的政策存在紧迫性,增强市场的政策预期。 正文: 12月美国CPI数据表现超预期,与美联储对通胀率回到2%的目标有所背离。12月美国CPI数据和核心CPI数据表现均超预期,而12月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失业率低于预期,通胀问题有所反复,而就业市场表现出韧性。在物价稳定和就业充分之间,物价问题再次突出,降息预期进一步弱化。数据公布后,互换合约定价显示,市场对美联储3月、5月降息的预期概率下降,预期的今年合计降息幅度回落到约140个基点。 12月国内CPI持续为负,消费需求继续低迷。实际上,国内CPI已连续3个月为负值,反映了目前内需依旧不足,居民购买意愿较低,消费表现继续低迷。同时,1月12日上午在公布CPI数据后也公布了出口数据,出口数据表现向好,从周期来看,出口周期拐点已现。出口周期有所转强,体现了外需发力较好,国外补库需求增加。 中国的低通胀问题,美国的高通胀问题,导致两国降息预期出现分化。美国的降息预期已受CPI数据的影响有所下降,目前,据美联储观察工具 CME 显示,美联储1月维持利率的概率为 95.9%,3 月降息概率为 70.2%。而国内“坏的低通胀”问题催生了降息预期。目前,国内CPI连续3个月处于负值状态,同时叠加制造业PMI也连续3个月低于50,市场对于国内降准降息的预期有所增加。 目前,在中弱美强的经济特征下,中美利差由正转负,A股也持续走弱。在美国高利率的环境下,加大了中美之间的国债利差,无风险套利空间的存在使得中国资本流向美国,导致以A股为代表的中国资产被持续抛售。因此,美国降息预期走弱则会使得A股、大宗商品等风险资产价格走弱。 美联储关注的核心PCE仍处于下行通道,核心CPI低于4%,3月降息预期弱化但概率仍超50%。不过值得说明的是,美联储关注的核心PCE通胀维持在较低水平,12月核心PCE环比在0.2%附近,对应的6个月折年增速在2%左右,基本达到美联储2%的目标。同时,12月核心CPI较上个月下降0.1个百分点,数据已低于4%。目前,据美联储观察工具 CME 显示,美联储3 月降息概率为 70.2%,3月降息概率仍超50%。 中美货币政策进入博弈期,中弱美强增强政策预期。从目前的数据综合来看,美国经济表现强于国内,中美经济进入关键的博弈期。截至2024年1月12日收盘,上证指数持续一周低于2900,当下货币政策尚未落地,根据历史经验,降准降息的政策存在紧迫性,进一步增强市场的政策预期。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