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为联碱企业最低,背靠青海盐湖和西北煤炭的昆仑、发投、盐湖成本明显低于山东海天、山东海化。当前国内纯碱行业前五大企业市占率近60%,龙头企业对市场的控制力较强,但排名前五的远兴能源、河南金山、中盐集团、山东海化、三友化工分别属于天然碱法、联碱法、氨碱法、氨碱法、氨碱法工艺。不同成本的企业对价格的忍受度并不同,1500元/吨的送到价对应着近半数氨碱企业亏损和少量联碱企业亏损,但天然碱企业和大多数联碱企业仍有利润,故当下的价格,纯碱行业难形成统一的减产行为,自然也难以推动价格大幅反弹。只有当纯碱价格继续下行,尤其是现货送到价跌破1300元/吨,大多数纯碱企业陷入亏损,纯碱行业减产范围扩大,价格才会有较大的反弹力度。 表为国内纯碱前五大生产集团产能和工艺情况(单位:万吨/年、%) 产业供需平衡仍需时日 2009年至2024年,国内纯碱行业整体经历了三轮牛熊周期。2009年7月至2010年10月,纯碱华中重碱现货价格自1070元/吨上涨至2450元/吨;2010年11月至2016年6月,纯碱华中重碱现货价格自2450元/吨跌至1300元/吨;2016年7月至2019年1月,纯碱现货价格自1300元/吨上涨至2230元/吨;2019年2月至2020年7月,纯碱现货价格自2230元/吨下跌至1100元/吨;2020年8月至2023年12月,纯碱现货价格自1100元/吨上涨至2800元/吨;2024年1月至11月,纯碱现货价格自2800元/吨下跌至1500元/吨。回顾最近十五年的纯碱价格波动,纯碱价格下跌主要是受供应大量增加或需求大幅走弱影响,纯碱走出熊市主要是靠需求端恢复增长。 2024年开始的纯碱熊市,除产能大量增加影响外,需求端疲软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当前纯碱总产能超过4000万吨,年度产量或升至3800万吨,而年度需求仅3300万吨。即使纯碱行业集体减产10%,纯碱供应仍高于需求量。纯碱行业要实现产能出清,需高成本企业主动退出市场或需求恢复增长。因2021—2023年纯碱三年牛市,企业积累了大量利润,部分企业小幅亏损并不会导致企业立即退出市场;下游光伏玻璃和浮法玻璃受终端拖累景气度较低,玻璃企业新开工意愿不强,后期需重点关注政策能否推动光伏和地产行业企稳。 根据测算,纯碱行业要实现新的供需平衡,最快需等到2025年年底。若2025年纯碱现货价格重心继续下移,在持续亏损影响下,行业开工率或小幅下降,部分高成本、小规模氨碱企业有望退出市场。低价状态下纯碱出口有望增加。乐观情境下,2025年下半年光伏行业景气度或有所改善,浮法玻璃日熔有望回升,用碱需求或小幅增加,供减需增,市场回归均衡。悲观情景下,2025年下半年光伏玻璃和浮法玻璃供应维持低位,用碱需求疲软,供强需弱,市场维持过剩,价格低位运行。 积极拥抱期货对冲风险 期货是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期货具有价格发现、风险对冲的功能;期权作为衍生品的一类,具有资金占用更少、杠杆更高的特点,可直接用于企业的套期保值,也可和期货组合进行套期保值。企业合理利用期货和期权工具进行套期保值可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实现优化成本、增厚利润的目的。近几年,国内期货市场快速发展,产业客户参与积极性提升,纯碱、玻璃相关企业也较为活跃。目前国内纯碱产能前十的企业均直接或间接参与期货市场,除利用期货、期权直接套保外,部分企业选择和期现机构进行合作,通过点价进行销售和套保。行业内,山东某纯碱龙头企业利用期货进行卖出套保,拓展了销售渠道,又通过期货收益弥补了现货下降损失;湖北某纯碱企业利用期货交割库和仓单,根据企业产销情况进行灵活套保增厚了企业利润;青海某纯碱企业主要通过期货进行点价销售,获得了更多的销售渠道和相对更高的销售价格。当然,套期保值不意味着只有收益没有风险,企业在套保过程中面临着基差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系列风险。为合理地应对市场风险,企业应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严格的风险控制措施。 未来一至两年,纯碱行业整体难言乐观,建议上游企业主动拥抱期货工具,学习期货、期权相关知识,有效利用期货和期权对冲价格下跌风险。待纯碱价格反弹至成本上方,生产企业可通过卖出套期保值、卖出看涨期权等策略锁定现货价格。此外,生产企业也可通过点价或含权贸易等方式进行销售,将价格下行的绝对风险转换为相对风险。SA2505重点关注1700~1800元/吨压力位。(作者单位:中信建投期货) 来源:期货日报网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