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期货-期货综合资讯平台
返回旧版
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数据
视频
期货开户
旗舰店
VIP会员
直播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文章
2024年SMM稀土产业论坛圆满落幕!精彩集锦请查收~
go
lg
...
5月30日,由上海
有色
网(SMM)举办的2024年SMM稀土产业论坛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圆满落幕! 本次论坛干货满满,汇集了政府机构、产业专家、学者及企业高层等数十位重要嘉宾,就稀土行业的关键议题,如稀土市场分析、价格趋势预测、国际贸易形势、供应链管理、创新技术应用以及环保政策法规等方面做专业全面的分析。 》 开幕致辞 SMM执行副总裁 姜小波 嘉宾访谈—稀土的供应、应用与发展 主持人: SMM市场战略总监 徐得安 访谈嘉宾:东莞市磁性材料行业协会会长 陈亮 宁夏君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心安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 岳明 5月30日 嘉宾发言 发言主题: 中国钕铁硼磁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发言嘉宾:SMM高级分析师 刘浩 稀土产业链拆分概览 2024年钕铁硼产量有望持续走高 企业集中度将不断提升 作为稀土永磁材料最大生产国,近几年中国稀土永磁材料产量及消耗量都保持稳定增长趋势。2023年我国稀土永磁材料产量约为24万吨,同比增长14%,预计2024年产量将达26万吨。 浙江作为国内最大的钕铁硼生产基地一直发挥行业领头的作用,相对于较高的地区集中度;钕铁硼企业集中度普遍较低,前5家龙头企业产能占比为17%,预计未来几年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成熟,中国钕铁硼企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2023年-2024年一季度稀土上市公司营收一览 2023年,受稀土供需变化及全球经济复苏迟缓影响,稀土市场跌宕起伏,阶段性面临上游供应超预期、中游产能过剩、下游需求疲软等问题,产品价格一路下跌。2024年一季度部分稀土产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下降,部分产品价格较年初降低超40%。 原材料价格高位回落 钕铁硼价格受挫下调 以N35为例,截止2023年12月31日N35毛坯价格报收140元/公斤,较年初的305元/公斤,累计下降201元/吨,降幅高达66%。 磁材价格的大幅下降导致,导致磁材厂油泥类资产价值大幅折损,使得因过度竞争导致利润降至低位的磁材工厂运营环境更加雪上加霜。 镨钕市场供需错配2023年镨钕金属全年累计跌幅达38% 回顾2023年整年,镨钕金属价格走势以偏弱运行为主,自年初的87.25万元/吨震荡下行至54万元/吨,年内整体跌幅达到了38%。 下游持续不振叠加缺乏成本支撑,2024年开年稀土价格持续承压下行。由北方稀土2024年第一季度精矿价格20737元/吨计算,氧化镨钕成本为37万元/吨左右,折镨钕金属成本约为44万元/吨;第二季度精矿价格16792元/吨计算,氧化镨钕成本为32万元/吨左右,折镨钕金属成本约为46万元/吨。 高性能磁钢“降镝降铽”导致2023年重稀土需求降低 氧化铽价格全年降幅达到47% 近两年镝铽由于高性能磁材的爆发时需求,导致其价格一直居高不下,2023年开始磁材下游开始纷纷采取“降镝、降铽”等措施,用以降低产品中稀土成本,镝铽在高性能磁中单位用量出现下降。 由于我国中重稀土供应渠道较为单一,集团议价能力较强,在稀土供应失衡的2023年个别重稀土产品价格仍然维持坚挺。 发言主题:永磁直线电机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发言嘉宾: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 航天电气与微特电机研究所所长 卢琴芬 概况 其对同步带+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齿轮、直线电机、感应电机、永磁电机等进行了介绍。 直线感应电机 直线感应电机 优点:结构简单, 低成本, 高可靠性。 缺点:低推力密度, 低功率因数, 低效率。 结构多样 其从磁悬浮交通,物流分拣线,立体停车库、电磁弹射等应用及课题进行了介绍。 直线同步电机 直线同步电机LSM 优点:结构简单,高推力密度, 高效, 高功率因数。 缺点:成本高, 易吸附铁磁物质,磁场不可调。 其还对直线同步电机结构多样、常用绕组结构、初次级结构、发展方向等进行了阐述。 ►发展趋势 结构设计:结构优化、新结构、性能计算、推力波动优化、高推力密度、可靠性分析。 高性能控制方法:高精度控制、推力波动补偿技术、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智能控制、分段控制。 应用热点:高速机床、半导体加工设备、高速物流设备、无绳提升设备。 应用实例:圆筒型结构、垂直提升系统、食品加工机械、高精度数控无心磨床等 ►发展方向 (1)无绳提升机:长初级LSM驱动无绳提升机。样机中包括两列直线电机长初级。短永磁放置在移动平台上。 大容量系统结构、电机优化、分段切换、双三相电机。 发言主题:稀土在储氢与储能领域的应用 发言嘉宾:包头稀土研究院教授 闫慧忠 稀土储氢材料概述 稀土储氢材料概述 储氢方式 稀土储氢合金材料 能够在通常的温度及压力条件下可逆、大量地快速吸氢和放氢。 其还对储氢材料应用、储氢材料主要应用领域进行了阐述。 其还介绍: 高压储氢:技术成熟;质量储氢密度高。加氢成本高。 液态储氢、 储氢密度高;输运效率高。成本较高,绝热系统复杂。 固态储氢:体积储氢密度高;安全性好。材料成本高;质量储氢密度低。 有机液体储氢:质量储氢密度高;安全性好。再生复杂。 其还分享了稀土院研发历程、超晶格La-Y-Ni系储氢合金材料等内容。 化学电源 金属氢化物-镍电池:储氢材料作为镍氢电池的负极材料通过电化学充/放电过程实现氢化/脱氢反应。 圆柱形镍氢电池制作工艺技术,粉体粒度和分布、振实密度和松装密度符合标准。 方形镍氢电池制作工艺技术,材料组成和用量、和浆工程化技术。 NaBH₄液流燃料电池(DBFC):在碱性条件下,直接使用硼氢化物为燃料,阴极氧化剂O2或H2O2通过还原反应转变为 OH−。 阳极反应:BH4-+8OH- → BO2-+6H2O+8e- 阴极反应:2O2+4H2O+8e-→ 8OH- 总反应:BH4-+2O2 → BO2-+2H2O 液流电源作为发电设备在应急领域替代燃油发电机。与燃油机比,有不燃不爆、易保存易维护、使用寿命长、无污染无噪音、携带方便等特点。在通讯基站、电厂等场所可替代传统应急电源。 问题: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的同时还会发生水解反应,释放出氢气。 作为DBFC阳极催化剂,首先要能抑制水解反应,尽可能使反应的电子数达到8个,其次是在强碱性溶液中的化学稳定性好。 DBFC阳极催化剂 1、贵金属催化剂:主要有Pt、Pd、Au、Ag等金属及其合金。但贵金属价格昂贵,限制其商业化。 2、非贵金属催化剂:非贵金属材料主要有Ni、Cu、Co等,价格低廉,储量充足,对NaBH4电氧化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3、储氢合金催化剂:储氢合金对氢具有存储能力。储氢合金LaNi4.5Al0.5催化KBH4氧化,在电流密度为50 mA cm-2时,KBH4利用率达到95%以上。用Si修饰的LmNi4.78Mn0.22合金做阳极催化剂,在小电流放电情况下燃料利用率增加约四倍。 发言主题:稀土铁氮(钐铁氮钕铁氮)永磁材料产业化进展简述 发言嘉宾:宁夏君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心安 我国在稀土功能材料领域的重大原创性发明 氮的间隙原子效应 我们与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利用中子衍射技术测定了钐铁氮和钕铁氮等氮化物的晶体结构,发现氮在这些结构中都占据特定的间隙晶位。据此,我们计算了间隙原子对于晶场作用和电子结构的影响,发现在特定晶位的氮原子可以灵敏地调节稀土4f电子的晶场作用和铁3d电子的能带结构,从而使铁的原子磁矩增加,使稀土4f电子的晶场作用发生根本变化。这一发现揭示了氮化效应起源于氮的间隙原子效应,为稀土铁氮永磁材料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目前产业化进展: 两套工艺路线, 全球三家拥有完整独立知识产权并实现量产的企业。 材料优势 发言主题: 稀土再生循环体系的搭建与未来 发言嘉宾:北京工业大学教授 岳明 5月29日下午 发言主题:2023-2024年中国稀土产业数据解读及后市发展趋势 发言嘉宾:SMM高级分析师 杨佳文 中国稀土资源供应情况分析 2024年中国第一批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同比增长12.5% 2023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共下达了三批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合计为255000吨,较2022年同比增长幅度约为21.4%。轻稀土同比增幅为23.58%,中重稀土指标与过去六年持平。 2024年第一批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135000吨,其中岩矿型稀土与2023年的第一批开采指标相比,增加了15000吨,同比增幅为12.5%,较往年相比增幅有所收窄。 金属端需求走强,2024年1-4月镨钕金属产量同比增长7.2% 2024年1-4月,中国氧化镨钕产量约为2.4万吨,同比增长幅度约为2%。其中,内蒙古和江西地区为中国氧化镨钕产量大省,约占全国总产量的39%。 2024年1-4月,中国镨钕金属产量约为2.2万吨,同比约增长7.2%。据了解,随着终端市场的慢慢好转,金属端的需求走强,各厂加快去库动作,部分金属厂开工率有所提升,镨钕金属产量将继续增加。 离子矿供应量相对充裕 2024年1-4月氧化镝氧化铽产量同比增长幅度较大 2024年1-4月,中国氧化镝产量约为872吨,同比增长幅度达到了24.4%;氧化铽产量约为170吨,同比增长幅度约为19%。 整体来看,氧化物产量原矿产出量与废料回收产出量比例约为7:3。进入2024年,来自东南亚的稀土离子矿进口量和下游钕铁硼永磁产量仍在继续增长。原材料供应和下游需求的增长也将使得稀土氧化物产量继续增加。 中国稀土产品进出口数据解读 2023年中国稀土进出口数据一览 中国钕铁硼产品消费情况分析 2024年1-3月中国钕铁硼永磁材料消费量约为6.2万吨 同比增长12.8% 2023年全年中国钕铁硼永磁材料消费量约为26万吨,同比增幅约为18%;2024年1-3月份中国钕铁硼永磁材料消费量约为6.2万吨,同比增长12.8%。 据SMM统计,2024年1-3月,汽车领域钕铁硼永磁材料消费量最多,约占总消费量的16%。其次是变频空调领域,该部分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7.5%。 中国镨钕金属供需平衡 氧化镨钕供需平衡: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稀土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 发言主题:纳米稀土氧化物及催化储氧材料的制备技术与市场分析 发言嘉宾: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鄢勇 1.技术现状 纳米稀土氧化物 – 现有制备技术 ►纳米稀土氧化物的常规制备 材料特点:独特电学、磁性、光学、力学、热学功能的材料,用途广泛; 技术难点:制备过程易团聚,奥斯瓦尔德熟化导致尺寸难以保持均匀; 传统方法:化学沉淀法、溶胶凝胶法等。 1.易团聚;2.尺寸不均匀,原料浓度低,产量小。 新型制备:原子沉积法,微波辅助水热法等。 1.设备复杂;2.生产成本高。 纳米稀土氧化物–高分散规模化制备技术挑战 纳米稀土氧化物—— 异核均质沉淀法的技术特点 通过制备方法创新: ➢ 研究稀土氧化物材料纳米尺度的成核和生长竞争动力学调控机制; ➢ 发展大尺度空间下传质、传热和反应之间的协同作用机制; 解决纳米稀土氧化物材料易团聚,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的问题。 优势: 条件温和,常压,低成本;反应浓度高,轻松实现规模化制备。 纳米稀土氧化物—— 异核均质沉淀法产品的性能优势 技术领先,性能卓悦。 纳米稀土氧化物——丰富的应用场景 多层陶瓷电容-MLCC: 国内市场超600亿元;纳米稀土助力MLCC的微型化;改善钛酸钡陶瓷的电介质性能;增强材料的稳定性。 透明陶瓷: 2028预计市场113亿元;纳米材料产生较高烧结驱动力;改善致密化和烧结体微观结构;避免差分收缩的发生。 高端抛光材料:全球CMP市场达18.2亿美元;形成软化层,提升抛光选择比;改善表面质量,提高磨削效率;降低缺陷率。 电池电极添加材料:全球市场年需求量可达上千吨;降低充电状态下与电解液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提升高温下电池寿命。 发言主题:稀土行业形势分析 发言嘉宾: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副秘书长 陈占恒 发言主题:国际稀土新形势下面临的挑战 发言嘉宾:包头稀土研究院教授 王彦 5月29日上午 签到&供需交流 至此,2024年SMM稀土产业论坛圆满落幕,我们明年再见! 感谢您对本次峰会的关注和支持~ 》2024 SMM稀土产业论坛专题报道 》CLNB2024(第九届)中国国际新能源产业博览会专题报道 来源:SMM
lg
...
SMM上海有色网
2024-06-01
Mysteel:博赛圭亚那铝土矿项目计划扩产至300万吨/年
go
lg
...
根据外网消息,奎亚那总统伊尔法恩·阿里、总理马克·菲利普斯、内政部长罗伯森·本和其他政府官员于2024年5月25日访问了博赛矿产集团圭亚那公司,该铝土矿项目(MAZ)正在扩建。 该项目的扩建包括建造一个新的码头,以及安装一个输送带系统,旨在有效地将铝土矿直接从矿山运输到港口。奎亚那内政部发布的一份新闻稿指出,该码头的建设目前已完成85%,横跨约1200立方米,是该项目的关键基础设施升级。当项目升级完成,预计博赛集团奎亚那公司铝土矿产量将从每年100万吨增加到每年300万吨。 近期重庆市九龙万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氧化铝智能化升级和产能置换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已经发布,本项目拟在现有厂区范围内对现有氧化铝生产系统进行智能化升级,新增部分生产设备,将现有氧化铝产能由360万吨/年提高至440万吨/年,同时利用厂区周边的空闲用地建设一条120万吨/年氧化铝生产线及相应公辅设施。本项目实施后全厂氧化铝产能合计达到560万吨/年。 来源:我的钢铁网
lg
...
我的钢铁网
2024-05-31
压铸机单项冠军丨力劲科技集团邀您共赴2024 SMM压铸产业高峰论坛
go
lg
...
并引领着行业趋势。 在这一背景下,上海
有色
网携手各大行业协会、知名高校,共同策划并举办“2024SMM压铸产业高峰论坛”。本次峰会汇聚了行业内的领军企业、知名专家、协会领导以及压铸企业、新能源主机厂、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等各界精英,旨在共同探讨铝镁压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推动产业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点击报名表单立即登记参会,力劲科技集团邀您共赴盛会,共同见证压铸行业蓬勃发展的辉煌时刻,携手共谋压铸产业的美好未来!期待您的参与! 力劲集团成立于1979年,是一家专业从事研发、制造和销售冷、热室压铸机、精密注塑机和计算机数控加工中心的大型企业集团,集团在全球建立了12大智能化装备研发和生产基地,在全球成立了60余家营销中心。 力劲LK品牌压铸机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的首选品牌,是中国压铸机行业唯一被国家质监总局授予“中国名牌”称号的企业,2021力劲压铸机入选全国第五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还荣获“国际信誉品牌”、“深圳工业大奖”等奖项。 力劲压铸机2000T 力劲压铸机3000T “2024SMM压铸产业高峰论坛” 联系我们 来源:SMM
lg
...
SMM上海有色网
2024-05-31
SMM:工业硅市场供需分析与后市展望【SMM光伏论坛】
go
lg
...
,目前工业硅…… 5月30日,在由上海
有色
网(SMM)主办的CLNB2024(第九届)中国国际新能源产业博览会——光伏发电系统供应链论坛上,SMM工业硅资深分析师陆敏萍分享了2023-2024年工业硅市场发展与展望。 工业硅、光伏产业链介绍 硅产业链概述 工业硅供应分析 2024年1-4月中国工业硅产量同比增幅22% 全年预计产量超460万吨 ►工业硅市场环境: 2023年中国全年工业硅产量在380万吨。2024年1-4月工业硅累计产量在142万吨,同比增幅22%。2024年全年预计国内工业硅供应超460万吨,加上97硅、再生硅等其他硅供应,预计全年硅供应量超530万吨。 工业硅企业数量达200余家,2023年全国top10企业供应占比在57%,top20企业供应占比在66%,随着头部企业产能扩张,以及一体化配套产能,行业产能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内蒙、甘肃、宁夏等地产能快速增加工业硅季节供应特点继续弱化 2023年工业硅新增产能规划超百万吨,实际投产产能在48万吨远不急预期,主要受到一线人力紧张、行情低迷、政策等问题拖累。 2023年项目顺延叠加2024年规划产能,2024年拟投产产能近200万吨。工业硅、多晶硅行情均低迷,实际建设及投产不及预期的可能性较大。 2023年行业利润同比下滑超80% 2024年行业利润预期同比继续下降 西北地区以火电供应为主全年电价基本稳定,西南地区依赖水电供应全年电价波动幅度大,相同地区丰、枯水期电价价差可在0.2-0.3元/千瓦时,仅电价成本波动即在2500-3500元/吨。 2023年工业硅产品价格跌幅超原料端成本下降幅度,2023年行业平均成本同比下滑约11个百分点,行业利润同比下滑超80%。 北方冶炼以全煤工艺及大煤小焦工艺为主,从硅煤、石油焦及木炭价格对比,成本优于南方使用木炭工艺的硅企。 其还对成本端环节价格走势进行了分析。 新立大型采矿权众多硅企配套增多 新立大型采矿权众多硅企配套增多 2023年起,国内新立硅石采矿权总计25个,累计新增硅石年度开采量2243万吨/年,但目前新立采矿权中部分产能仍未投入使用。其中新疆地区新立采矿权占比多数,且有个别年度开采超过百万吨级别的超大型硅石矿山新立。 疆内2023年新立的两处超大型硅石矿山仅配有下游工业硅环节,分别为合盛硅业的年产275万吨硅石矿山,东方希望年产100万吨的硅石矿山,两处超大型硅石矿山的设立大大填补了疆内硅石供应缺口。 目前国内自有矿山资源的工业硅企业仍为少数,据SMM统计,目前自有硅石资源的工业硅企业不足10家,且多数为2023年后才拥有硅石采矿权。可以看出目前国内硅石矿山发展不断趋向大型化、配套化。 工业硅社会库存至历史新高仓单库存受期货盘面影响流动性受限 SMM统计SMM统计5月30日工业硅全国社会库存共计37万吨,其中社会普通仓库10.7万吨,社会交割仓库26.3万吨(含未注册成仓单部分)。 云南四川丰水期在即,虽工业硅行情悲观,但是丰水期是全年成本最低的时候,硅厂仍然会选择复产。整体来讲三季度工业硅开工率仍处于年内高位。需求端多晶硅及有机硅需求增量势头不足,在供应更强势情况下,当前高位库存的情况短期难以缓解。 下游需求分析及后市展望 供需双增下游消费格局转变多晶硅成消费主力军 至2024年末,中国多晶硅、有机硅、铝合金合金消费及出口部分消费占比以依次在45%、26%、13%、12%。 2020-2024年,中国多晶硅耗硅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在46%,有机硅耗硅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在17%,铝硅合金耗硅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在5%。 2024年工业硅出口量同比大幅增加长期来看出口量呈缓幅下跌趋势 2023年中国工业硅累计出口量在57.3万吨,同比减少12%,全年累计进口量在0.7万吨,同比减少78%。 2024年1-4月工业硅累计出口量在23.19万吨,同比增加21%,1-4月累计进口量在0.9万吨,同比增加799%。 中国出口排名前五的国家或地区依次是日本、韩国、印度、马来西亚及阿联酋,合计占比达60%。当地下游用户以铝硅合金企业占多数。 2023年中国有机硅单体产能规模在594万吨 2024年产能预计同比增加22% 2023年末,中国有机硅单体产能在594万吨,行业平均开工率在78%左右。有机硅行业企业数量集中,目前在产有机硅单体企业数量在13家,且集中在新疆、山东、浙江、江西等地。 2024年国内计划新增产能在248万吨,至5月中旬,50万吨单体产能已经投产,20万吨单体产能试生产。下游消费增速不及供应增速,部分新建产能存延期投产的可能性。 2023年中国有机硅单体产量规模在467万吨2024年产量预计同比增加18% 单体厂作为421#硅下游主要消费客户,DMC与421#硅价格变动关联性较强。 2023年中国有机硅单体产量规模在467万吨,全年对工业硅消耗量在117万吨,消费占比达27%。对工业硅需求规格以421#、411#、521#等低铝低钙的规格为主,且对微量元素有不同要求。 6-8月份,处于有机硅产品消费淡季,叠加上半年供应有增量,供应端压力较大,DMC价格持续低位震荡且存下跌预期,9-10月传统旺季,终端房地产、纺织、以及海外消费需求增加。 工业硅在DMC成本中占比约51% 有机硅行业利润收窄 2024年国内有机硅库存量(聚硅氧烷,含DMC,107胶,生胶,硅油等)呈现上升趋势。 DMC成本占比中,工业硅成本占比在51%左右。目前有机硅企业分为外采和自供两种。配套硅厂在川滇地区的,因川滇硅企生产亏损,叠加外采价格更低,4月份部分配套产能有停产情况。 4月份DMC平均利润由盈转亏。 2023年中国多晶硅产量150万吨2024年产量预计同比增幅33% 2023年末,中国多晶硅单体产能在214万吨,预计在2024年末多晶硅产能达217万吨,同比增速48%。2023年中国多晶硅产量在150万吨,预计2024年国内产量增至200万吨附近,同比增幅33%。 多晶硅企业对原料工业硅需求规格以99硅粉、421#硅粉为主,目前多晶硅企业原料供应分为外采招标硅粉,或者企业自身配套或代加工等几种模式。近几年多晶硅新增产能多配套原料工业硅产能,后期随着硅料企业配套的工业硅产能及磨粉线投产,企业自给比例将明显提升。 多晶硅产能持续扩张终端光伏装机需求受限 硅料库存表现持续 2024年多晶硅新增产能预计在100万吨附近,且计划投产时间集中在2-4季度。 根据终端装机需求,多晶硅-硅片的供需平衡看,4月份多晶硅月度供应过剩量在4万吨左右。形成了目前持续累库的现状。 二季度已陆续小范围出现多晶硅企业降负荷或减停产的情况,下半年另有更多的新产能待投,供需矛盾下多晶硅行业开工率继续下降或部分项目延期的可能性极大。对未来工业硅需求增量的带动势头已明显不足。 多晶硅消费占国内硅下游消费比例超50% 硅料价格下挫给予原料端压力 多晶硅成本构成中以电力成本及工业硅粉占比为主,按照现行市场价格,硅粉在多晶硅成本占比中达26%。 从中国下游分板块消费来看,多晶硅耗硅量连续3年大幅上涨,2024年对国内硅消费占比达55%左右。且随着硅料价格逼近成本线,原料工业硅与多晶硅的价格走势相关性也随之提升。 工业硅粉价格计算方式=工业硅块价格+加工费模式。在2022-2023年催生了一批新的磨粉加工企业,叠加下游对上游的压价,以及硅价走跌,加工费由2023年的1500元/吨,收窄至1000元/吨以内,近期已出现亏损接单的情况。 原生铸造铝合金产量增速缓于再生铝合金 再生铝合金:随着汽车工业及配套零部件生产企业发展,依托其的传统再生铸造铝合金行业迅速发展,形成了以江浙沪、广东、重庆及周边城市群的再生铝产业集群。对工业硅需求规格以97#、不通氧553#、通氧553#为主。 原生铝合金:中国原生铝合金产能主要集中于云南、内蒙古等地,如云铝、超今、包铝等,此外在宁夏、青海、贵州等地也有分布。对工业硅需求规格以441#、3303#、2202#等规格为主。 铝合金对国内工业硅消费驱动增速较缓 2021年7月前硅价对铝价贴水为主,2021年7月后硅价对铝价处于升水时期。2022年11月后硅价单边下跌,硅价再次恢复对铝价贴水,且2024年贴水幅度持续扩张,截至5月中旬贴水幅度近8000元/吨。 1季度再生铝新投产能较2023年同期减量 海外布局逐渐加快 2023年,国内新增再生铝产能共计371万吨,其中新增再生铸造铝合金产能约177万吨,新增再生变形铝合金产能约194万吨。 2024年一季度,国内新增再生铝产能共计136万吨,其中新增再生铸造铝合金产能约28万吨,新增再生变形铝合金产能约108万吨,较去年同期新建及新投项目均有见减量。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国际化布局深入,再生铝合金厂向海外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建厂增多。 工业硅供应持续偏宽松 工业硅现货价格持续下探 硅上下游多环节处于行业低谷期工业硅现货底部运行 2022年至2023年硅元素供应持续过剩。供应:2023年工业硅+97硅+再生硅等累计442万吨,同比增幅11%。需求:2023年国内消费及净出口量在438万吨,同比增幅22%。硅价低迷供应端存在被动减产情况,供应过剩量减少。 基于仓单压力、供需结构变化及行业盈利水平,目前工业硅现货价格仍未筑底,近期低点有望出现在下游多晶硅企业大幅减产及西南地区复产之后。但是,企业对套期保值已较为熟悉,未来有出现短期的期现价格分化的可能,从而有虽库存高位然而现货流动性却紧张的情况,从目前基本面看,推动现货价格快速上行的需更多的利多支撑。 》CLNB2024(第九届)中国国际新能源产业博览会专题报道 来源:SMM
lg
...
SMM上海有色网
2024-05-31
有色
持仓日报:沪铝飘绿,东证期货减持6.3千手多单
go
lg
...
截至5月31日收盘,沪铜2407收82500元/吨,跌1.57%;沪铝2407收21535元/吨,跌0.94%;沪锌2407收24890元/吨,跌0.82%。 各品种具体如下: 各品种持仓情况具体如下: 来源:我的钢铁网
lg
...
我的钢铁网
2024-05-31
SMM:粒子与胶膜市场供需展望【SMM光伏论坛】
go
lg
...
5月30日,在由上海
有色
网(SMM)主办的CLNB2024(第九届)中国国际新能源产业博览会——光伏发电系统供应链论坛上,SMM光伏分析师张轩睿对粒子与胶膜市场的供需格局进行了分析。 1.粒子、胶膜市场概述及产能产量分布 粒子、胶膜简要概述 EVA粒子:主要通过乙烯和乙酸乙烯共聚形成,油化工制EVA和煤化工制EVA存在成本差异。光伏主要使用的是28-25粒子和28-06粒子。 POE粒子:主要通过乙烯和α-烯烃原位聚合形成,目前市场中POE粒子主要由海外供给,国产化进程自2024年开始,主流使用的POE粒子是4碳和8碳POE粒子。 EVA胶膜: •透明EVA胶膜(主流克重:420g、440g、430g、400g) •白色EVA胶膜(主流克重:420g、440g) •LECO用高抗PIDEVA胶膜(主流克重:400g、380g) EPE胶膜: •EPE胶膜(主流克重:400g、380g、420g、440g) POE胶膜: •POE胶膜(主流克重:380g、440g、430g) 胶膜粒子市场产能产量占比 2.胶膜与粒子市场供需格局 供给来源一:生产【新增产能2023-2027E】 2023年粒子需求:EVA28-25消耗量:约120万吨;EVA28-06消耗量:约45万吨;POE消耗量:约40万吨。 未来: • 光伏级EVA粒子或将过剩;光伏级POE粒子有过剩趋势。 • 光伏级EVA粒子与光伏级POE粒子有望互为替代品(???? > ????)。 • POE粒子国产化进程加速; EVA粒子有充分供应国内市场需求的能力; POE利润将被逐年压缩。 供给来源一:生产【光伏级粒子主要来源月度供给,2024E】 •光伏级EVA供给总量提升,线性关系加深:2024年度,光伏级EVA粒子(28-25)较上年度总量有明显的提升,预计Q3季度将出现明显的供给量提升。2024年度月平均供给量将较上一年度或有较为明显的提高,较上一年度提升或能接近15%。2024年度光伏级EVA粒子供应幅度将较2023年度更为平缓,线性关系更为明确,整体较上一年度更加稳定。 • 2024年月度供给POE保持稳定:2024年度,POE市场暂时不会受到明显的冲击,有限的供应能够保证海外市场在本年度持续保持高利润点,先进入市场的国产POE企业也能够获得较高利润回馈。 供给来源一:生产【光伏胶膜月度供给,2024E】 • 供给量正在下调,使用粒子占比有限:光伏胶膜当前排产有所下调,总量或有一定程度的波动,POE粒子使用占比截至年末会有一定的下调,但是整体调整幅度是有限的。 供给来源二:库存【“粒子-胶膜-组件”库存影响】 粒子库存:过往粒子库存处于较为安全的状态,粒子库存分别集中在石化企业和粒子企业,该库存未统计社会化库存的存量。粒子预计将于5月、6月逐渐累库。 胶膜库存:过往胶膜库存处于累库状态,库存主要积压在组件企业的胶膜库中,胶膜于4-5月开始逐步去库,预计5-6月是去库存的高发点。 需求来源一:组件实际供应【组件排产2024. 05、06 E 】 下游市场释放对上游的需求,需求沿供应链逐级向上,并从原料端反馈供给逐级向下。受制于生产节奏的影响,“粒子-胶膜-组件”供应链中,胶膜端倾向于以销定产,粒子端倾向于按需按公司计划排产。两种产品生产速度和节奏均较快。 需求来源一:胶膜实际供应【胶膜排产2024. 05、06 E】 下游市场释放对上游的需求,需求沿供应链逐级向上,并从原料端反馈供给逐级向下。受制于生产节奏的影响,“粒子-胶膜-组件”供应链中,胶膜端倾向于以销定产,粒子端倾向于按需按公司计划排产。两种产品生产速度和节奏均较快。 供需平衡 供需是决定价格变动的核心。供需平衡的移动,影响价格的增减变动。 3.总结 远期看,光伏级EVA粒子的供需格局,必然走向饱和;光伏级POE粒子供需格局有较大的可能性延续EVA粒子的市场节奏。 光伏级EVA粒子供应的线性关系更加明显,胶膜市场消费者剩余逐渐有限,胶膜供需格局逐渐走向稳定。 Q2季度粒子、胶膜市场供需格局 •光伏级EVA供给总量提升幅度有限:市场EVA粒子供给量稳定,需求量有限,市场供应可以充分满足胶膜企业对于光伏EVA粒子的需求。 •光伏级POE供给量或有所增加:进口光伏级POE粒子供给依旧有限,Q2季度能够对市场有较为明显的影响的供给源为国内市场的两家新晋POE粒子产销企业。 •光伏胶膜去库或将持续:光伏胶膜库存偏多,去库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本次去库过程或将有较长时间的持续,光伏胶膜的市场供给在Q2将较预期有所下调。 》CLNB2024(第九届)中国国际新能源产业博览会专题报道 来源:SMM
lg
...
SMM上海有色网
2024-05-31
SMM:新能源产业链新交易、新定价、新金融【SMM新能源峰会】
go
lg
...
新能源产业博览会-储能产业论坛上,上海
有色
网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 董谌围绕“新能源产业链新交易、新定价、新金融”的话题作出分享。
有色
网交易中心 - 现货交易+价格发现+供应链金融服务 复制线下交易流程,但是更公平、更安全 我们的使命 1. 促进成交 面向全国范围
有色金属
行业引入大量优质交易商,撮合交易,促进成交; 2. 保障交易安全 搭建高安全的交易平台、支付通道,充分保障交易安全; 3. 降本增效 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覆盖面积广、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提升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4. 价格发现 成交数据辅助价格发现,纳入
有色
网报价; 5. 提供金融服务 推荐优质客户、甄别优质资产,助力金融资源进入实体产业链。 能力与责任 发展历程 业务数据 三位一体的交易金融服务平台 安票达:承兑汇票贴现等,低风险金融服务。 安汇达:全线上的现货交易平台。 安融达:供应链金融服务。 平台基础 交易牌照:上海
有色
网金属交易中心依据国发【2011】38号、国办发【2012】37号、中(沪)自贸管【2014】266号、沪商市场【2014】595号等政策文件的要求规划设计的新型全线上现货交易市场,拥有上海最高标准现货交易所牌照。 支付通道:全国第二、
有色
行业唯一,接入人民银行下属上海清算所“大宗商品清算通”,国内最高规格第三方资金清算结算。 交易平台:安全、高效的现货交易平台“安汇达”,截至2023年,已签约企业 2300家,累计交易金额 8500亿;2023年经清算通交易金额超1900亿。 交收及融资监管:通过直连合作仓库底层数据库的电子仓储系统,实现电子库存单的交易和融资功能。同时,结合AI智能识别技术打造动产监管系统,实现全天候、24小时无人工干预的动产融资监管。 平台模式 用技术工具打造安全、高效、低成本的大宗现货交易平台,并为供应链金融搭建底层系统。 核心系统 清算通支付结算系统 “央行版企业间支付宝”:人民银行重要金融基础设施,是专为大宗现货交易平台服务的企业间大额资金清算结算通道。 100%保障交易及资金安全:配套交易场景,灵活冻结保证金;基于交易双方合同约定和指令,实时资金划付;防止资金受账户冻结、限额等异常情况影响。 无需额外开户,网银直接签约:交易商可使用已有银行结算户,在企业网银即可完成清算通签约。 网银回单,单证齐全:所有资金回单、对账单都可以在企业网银查询、下载。完全支持现有财务、税务操作要求。 浦江数链 主要功能及应用场景 平台交易功能基于现货交易习惯定制开发 特色功能-物联网监控系统 安票达-承兑汇票贴现直通车 安票达-对接多家银行,让报价“卷起来” 绿色通道:合作银行为安票达用户提供绿色通道,支持线上注册、准入等操作,企业需准备的材料简单; 价格优势:渠道专属优惠贴现报价,合理让利给产业链企业,真正降低企业财务成本; 一站式贴现:安票达助力企业一站式完成实时查价、比价、贴现、历史贴现记录查询等贴心操作。 安融达-供应链融资业务 应用场景: 短期拆借: 场景:利用合作仓库的
有色金属
库存解决临时性资金缺口 优势:统一定价、无最低融资期限、无最低融资资金额限制 最低货物池: 场景:设置每日最低货物池质押额,形成固定融资额 优势:按融资需求,保有最低持货水平线,根据融资方式改变贸易习惯 动态货物池: 场景:根据贸易需求,以置换押品或部分还款方式动态调整融资额 优势:融入企业日常贸易,替换企业高息借款。 来源:SMM
lg
...
SMM上海有色网
2024-05-31
华晓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邀您共聚2024镁产业链与镁市场论坛!
go
lg
...
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
有色金属
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支持建设精深加工集群,促进镁等
有色金属
产业升级。镁作为增长潜力大的品种,将通过加强产业链合作和展会等方式扩大应用领域。同时,鼓励企业开发镁合金产品,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和光伏领域的应用,并提升镁制品出口附加值。 近年来,镁产业升级显著,领军企业正积极推动原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全面转型,引领整个镁行业迈向全新的发展阶段。当前,镁价回落,镁合金的性价比优势优势愈发凸显,预示着镁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值此关键时期,由尚镁网携手全球知名
有色金属
行业综合服务平台上海
有色
网,将于2024年5月13-15日在江苏苏州隆重举办“2024镁产业链与镁市场论坛”。上海
有色
网凭借其在金属和采矿行业的权威地位,将为此次论坛提供全面的基准价格、深度分析、资讯咨询和会展服务,确保论坛的规模化、互联化和国际化特色。这将极大地提升此次论坛的市场影响力,吸引更多产业链参与者共襄盛举。 点击报名表单立即登记参会,与华晓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一同出席此次盛会,把握行业脉搏,共创美好未来。 华晓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是面向全球的移动机器人柔性智造服务商,提供以工业移动机器人为核心的数字工厂解决方案,打造“物流+主线+AGV+”多轮驱动的服务体系。产品覆盖工业移动机器人、数字化软件系统及数字孪生咨询服务。业务遍及全球 12 个国家,服务于 300 余家品牌企业,累计出货量逾 25000 台,拥有自主研发专利技术超 270 项。华晓精密致力于“让客户的每一分投入都有惊喜”,持续深耕工业制造领域,积极拓展全球市场,推进产业智能化、数字化升级。 ▌联系方式 唐总 15862305004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新区科憬路110号 企业公众号 “2024镁产业链与镁市场论坛” 联系SMM客服 来源:SMM
lg
...
SMM上海有色网
2024-05-31
SMM:Topcon电池扩产暂缓 未来光伏电池扩产增量来自于XBC与HJT【SMM光伏论坛】
go
lg
...
轮电池技术革命。 5月30日,在由上海
有色
网(SMM)主办的CLNB 2024(第九届)中国国际新能源产业博览会——光伏发电系统供应链论坛上,SMM光伏高级分析师毛婷婷分享了光伏电池P转N进程及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1.光伏电池市场P转N进程 光伏电池行业发展驱动力——降本+增效 光伏电池技术迭代持续围绕“增效”+“降本”展开。 从发电量角度看,光电转换效率、衰减率、双面率、弱光表现、温度系数等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晶硅光伏电池技术发展路径 2023-2024年光伏电池技术P型向N型迅速转型,叠层电池产业化未来将加速。 中国企业光伏电池产能现状:P型退坡 N型达70%以上 2.光伏电池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2023年中国光伏电池市场供需回顾 中国光伏电池市场快速完成P/N结构切换 ,屡现结构性供需矛盾 •2023年N型电池市占率快速提升:2023年月度N型电池比例从年初10%提升至12月的48.68%,包含topcon、HJT、ABC等N型电池片。2023年全年Topcon电池占比23.62%,HJT电池占比2%不到,N型BC电池占比1%出头。 •2023年上半年N型扩产进展慢市场仍以P型为主导:2023年上半年Topcon电池产能释放缓慢,PERC电池需求占比85%以上。 •P/N切换期,结构供需矛盾大:2023年下半年电池结构性供需矛盾较为明显,2023年Q3N型需求提升超供应扩张速度,盈利能力大幅削减。 中国TOPCon电池片历史价格回顾(2023年5月-2024年4月) 光伏电池市场产能结构——专业化电池厂 VS一体化组件厂自有电池厂 专业化电池厂齐聚Topcon电池,头部一体化组件厂多种电池技术路线并行,2024年下半年专业化电池扩产或将进入BC路线。 Topcon电池市场直销量降低 大厂之间以双经销交易为主 电池厂Topcon直销订单减少,双经销模式为主。新晋N型电池厂以直销为主,企业数量多,竞争激烈 210RN系列逐渐成为大尺寸系列主流 182系列已被183微矩形所替代 SMM评述: •182.2*183.75:该尺寸电池片已替代182方片系列成为市场主流标注尺寸,但因下游组件厂差异化竞争日益激烈,组件厂自身的特殊尺寸型号也变多,对于专业化电池厂,18X系列尺寸可在设备端兼容度高,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灵活调整。 •210*210:大尺寸电池片的良率控制对工艺要求更高,生产难度更大,当前市场约15家制造商可生产该尺寸,且大部分为原PERC210系列厂家,少数新晋厂家也在提升该尺寸布局, •210*182:4-5月该尺寸供应量正快速提升,当前约有10家制造商生产该尺寸,且在Q2、Q3间供应增量较为明显,其产量已赶超210方片成为大尺寸系列的主流。 •5月Topcon电池增量达4GW,以专业化电池厂家的爬产增量为主,电池供应集中度有所走弱,Top5制造商电池供应占比从4月49%降低至5月的44%。 •5月通威的电池产量增长较为明显,主因其眉山基地Topcon电池爬产放量,而捷泰有所减产,主因其库存高位,减产以去库存。 未来光伏电池市场供需展望 Topcon电池扩产暂缓,未来光伏电池扩产增量来自于XBC与HJT。 2024年-2027年光伏电池整体扩产速度放缓,PERC产能将逐步被市场淘汰,未来产能增量主要来自于HJT和XBC,五年间1400GW总电池产能将成为峰值,2026年往后随着钙钛矿的成熟,又将主导新一轮电池技术革命。 XBC作为N型晶硅电池效率中的“王牌”,市场期待值在2023年四季度中大幅提升,动摇了不少电池厂家对于产能的规划,原规划Topcon与HJT电池路线的产能布局中纷纷加入了XBC电池。 电池市场累库将延续到2024年-产业链过剩矛盾突出,组件扩产放缓,是电池企业之间的生存之战,此期间电池累库风险较大。 而2025-2026年预计为电池市场的去库存周期,2024年高涨的库存需要拉长时间年限来消化。2026年往后新一轮电池技术革命开启,2027年扩产带来新的增量。 》CLNB 2024(第九届)中国国际新能源产业博览会专题报道 来源:SMM
lg
...
SMM上海有色网
2024-05-31
元丰金属拟建年产600吨新能源汽车铝压铸零部件项目
go
lg
...
马鞍山元丰金属有限公司拟建年产600吨新能源汽车铝压铸零部件项目,项目目前处于承诺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阶段。据悉,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购置热处理炉、低压铸锭机、重力浇注机等生产设备10余套,形成1条新能源汽车铝合金零部件生产线,配套建设相关公辅设施,项目建设完成后将达到年产600吨新能源汽车铝合金零部件生产能力。 来源:我的钢铁网
lg
...
我的钢铁网
2024-05-31
上一页
1
•••
182
183
184
185
186
•••
358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