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商品价格经历了一轮反弹行情,且10月国际油价有所回升,其对国内PPI的拖累减轻。 图为CPI、PPI当月同比走势 结合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表述考虑,稳物价的重要性提升,未来有待降息等政策出台,进一步呵护物价。 化债推进节奏加快 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批准重大化债举措,明确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同时连续5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累计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规模上,本次化债方案在预期之内,直接的政策增量来自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提高,4万亿元新增专项债置换额度和2万亿元棚户区改造隐债按原合同偿还,均是现有政策空间上的优化调整,将显著缓释地方当期化债压力,解地方“燃眉之急”。 化债推进节奏为当前债市的主要影响因素。不过,整体供给放量影响可控。募集资金用途明确,发行缴款到资金拨付期间,流动性可能受到短期扰动,而实际资金面影响取决于央行对冲情况。 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释放多重信号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采用新的表述,“坚定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货币政策精准性,为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并重提“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9月24日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以来,已出台较为全面且有力的支持性政策,包括降准50个基点、下调政策利率20个基点、一次性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和贷款首付比例、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等,货币政策支持性导向不变。 图为2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日线 综上所述,后续财政政策仍有发力空间,需关注12月会议情况。货币政策的支持性导向不变,对债市尤其是短债的利多仍在。与此同时,一揽子政策的见效将缓解物价下行压力,预计长债维持震荡态势。(作者单位:新纪元期货) 来源:期货日报网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