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仓限额豁免;同时专门规定采取措施推动农产品期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发展,引导国内农产品生产经营等,体现了科学、理性、积极运用市场机制的导向。长期以来,由于对市场功能的认识不清、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专业人才储备匮乏等因素,很多实体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利用期货和衍生品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和风险管理的广度和深度存在较大不足,此次期货和衍生品以立法形式肯定了期货市场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和资源配置的功能,或将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切实提升期货和衍生品市场中产业客户的参与度。前期,上海证监局会同上海市期货同业公会积极引导辖区期货经营机构深入一线调研,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专题培训,讲述利用期货和衍生品市场进行风险管理的经验,为期货经营机构服务实体企业建立机制、搭建桥梁。 其次,期货和衍生品法为期货公司增加了做市业务、其他期货业务,为期货公司增强经营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预留了法律空间,有利于增强我国期货公司的国际竞争力。长期以来,我国期货公司资本实力较弱,盈利模式相对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单一的经纪业务模式成为制约我国期货公司发展的最大障碍,也限制了期货公司服务实体企业的空间。经过30余年的发展,期货市场整体规模和期货公司经营能力已得到较大发展,且通过设立风险管理子公司开展风险管理业务的经验为拓展期货公司业务范围奠定了实践基础。值得一提的是,新冠疫情期间,上海辖区期货公司设立的风险管理子公司主动作为,通过提供基差贸易、仓单服务、场外衍生品、合作套保等综合金融服务助力实体企业对冲风险。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辖区期货公司设立的风险管理子公司累计实现基差贸易与仓单服务业务额470.9亿元,累计服务实体企业1807家次;场外商品衍生品日均持仓名义本金达321.8亿元,日均持仓客户数量达259家。期货和衍生品法的出台,通过拓宽期货公司业务范围,或进一步释放期货公司服务实体的潜力,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最后,我国实体企业众多、个性化风险管理需求多样,场外商品衍生品市场服务实体需求尤为强烈,期货和衍生品法立足期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的实际情况,重点规范期货市场,兼顾衍生品市场,对衍生品市场所依赖的单一协议、终止净额结算、履约担保等基本制度予以明确,并与民法典、公司法、破产法有关规定协调衔接,保护基础合同关系和交易者权益,为市场发展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有助于进一步坚定国内外交易者参与我国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的信心。 期货日报:下一步,上海证监局在贯彻落实期货和衍生品法工作中有哪些安排? 上海证监局:期货和衍生品法的颁布和实施为期货行业的发展开启了新篇章,将进一步释放期货公司的发展潜力。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也是我国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的龙头。上海期货行业理应成为期货和衍生品法最积极的践行者。下一步,上海证监局将在中国证监会的统一领导下,用足、用好期货和衍生品法赋予的法律职能,鼓励辖区机构进行业务创新,促进期货公司的转型升级,加强交易者权益保护,切实做好一线监管工作,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助力期货行业行稳致远,并围绕期货和衍生品法的贯彻落实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继续做好宣传工作。上海证监局将协同新闻媒体单位,主动宣传期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的功能,介绍期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建设成就,积极传播资本市场法律法规,加大法治教育力度,有效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为期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是提升一线监管水平。围绕期货和衍生品法赋予的法律职能,鼓励辖区机构开展创新业务,促进期货公司转型升级,同时加强交易者权益保护,切实做好一线监管工作,做好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助力期货行业行稳致远。 三是配合有关部门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当前,期货和衍生品法的相关配套制度正在紧锣密鼓地修订中,上海证监局将继续倾听市场机构声音,同时结合日常监管工作实际,向有关部门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助力期货市场法治体系完善。 来源:期货日报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