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期货-期货综合资讯平台
返回旧版
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数据
视频
期货开户
旗舰店
VIP会员
直播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文章
9月6日外盘
农产品
市场走势综述
go
lg
...
9月6日外盘农产品市场走势综述
lg
...
Jupiter
2022-09-07
推动期货市场创新发展再上新台阶
go
lg
...
为注册制,并明确提出鼓励套期保值、推动
农产品
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发展等专门内容,必将极大地鼓励市场创新,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郑商所将用足制度红利,在深耕已上市品种基础上,紧扣国家战略方向和产业发展需要,有序推进烧碱、PX、瓶片、钢坯、鸡肉、商品指数等品种研发上市,深化期权市场培育,持续丰富拓展场外业务,不断拓宽服务实体经济广度和深度。 三是提升市场运行质量。配合期货和衍生品法施行,积极开展自律规则的“立、改、废”工作,推动将制度优势转换为发展动能。紧贴产业需求,不断完善合约规则,优化交割仓库布局,推广标准仓单登记查询系统,为实体企业参与期货市场提供更多便利。适时扩大组合保证金业务试点范围,进一步降低市场主体参与成本。持续优化做市制度,提升市场流动性质量。组织开展“稳企安农护航实体”“走进央企”“上市公司培训班”等多样化市场培育活动,推动更多龙头企业、产业客户合理有序参与期货市场。 四是稳步扩大对外开放。期货和衍生品法明确了“引进来”“走出去”的制度安排和跨境监管合作机制,增强了郑商所坚定推进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决心,也提振了境外交易者参与我国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的信心。郑商所将积极推进油脂油料品种国际化,扎实做好BPI指数期货研发,稳步推动QFII/RQFII参与郑州期货市场,持续深化制度型双向开放,进一步提升重要大宗商品的价格影响力。 五是持续强化市场监管。平稳有序是期货市场功能有效发挥的基础。期货和衍生品法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作为立法目的之一,并将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在30年来实践中形成的成熟风控制度通过法律方式确立下来。郑商所将在日常监管工作中一以贯之,忠实履行法律赋予的监管职责,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抑制过度投机,切实维护市场公平公正;坚持科技赋能,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持续提升市场监查、交割库监管效能;强化期现联动监管,增强与现货管理部门信息共享和监管合力,共同构建良好市场生态。 熊军最后表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也是期货市场必须肩负起的担当和使命。郑商所将以期货和衍生品法出台为契机,与市场各方一道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努力推动创新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积极贡献期货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期货日报
lg
...
Jupiter
2022-09-07
早熟苹果集中上市,现货下跌带动苹果期货出现下跌
go
lg
...
动苹果期货出现下跌。现货方面,根据我的
农产品
网的数据,山东栖霞80#纸袋一二级市场价4.1元/斤,与上一日持平;陕西洛川70#纸袋半商品市场价3.9元/斤,与上一日持平。截至9月1日本周全国冷库出库量9.29万吨,全国冷库去库存率98.59%。中秋备货高峰期,环比上周走货加快。策略上,早熟苹果开秤价格偏高,而苹果减产基本确定,投资者暂时依然可以待2210合约回调后逢低买入。 来源:申银万国期货研究所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负
lg
...
Jupiter
2022-09-06
携服务实体最新成果 大商所亮相服贸会
go
lg
...
炼等领域丰富的产品体系,成为全球重要的
农产品
、塑料、铁矿石期货市场,进入了产品多元、市场开放、期现结合的新阶段。今年以来,大商所市场运行平稳有序,主要品种价格发现、风险管理、资源配置的功能发挥稳定,为各类实体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了“指南针”和“避风港”,服务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和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大商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不断强化开放环境下的监管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建设的基础上,2018年以来,大商所在铁矿石期货、棕榈油期货、棕榈油期权等现货市场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品种上相继引入境外交易者,首个跨境铁矿石期货ETF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交易。目前,已有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英国、印度等26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客户参与特定品种交易。今年上半年,大商所总成交量10.77亿手、成交金额62.61万亿元,根据美国期货业协会(FIA)统计,上半年大商所成交量居全球第8位。此外,9月2日,大商所还公布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可以参与的商品期货、期权合约。 除了通过推进对外开放为市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外,近年来,大商所也在努力将服务实体经济的覆盖面从商品领域拓展至服务领域。其中,集装箱运力期货目前已完成合约设计,正在推进上市申请相关工作。我国是全球进出口贸易大国,约有90%的出口贸易由集装箱海运来完成,集装箱运力期货上市后,将帮助航运企业、外贸企业等主体更好管理运价波动风险。 在开展品种工具创新的同时,大商所也在通过开展指数业务创新,不断丰富其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式。9月1日下午,“中央气象台—大商所温度指数”在服贸会“环境服务·双碳经济专题论坛”正式发布,为公众带来“气象+期货”新体验、新成果。该温度指数包括我国五个城市的月度累积平均温度(CAT)指数和制热/制冷(HDD/CDD)指数,在试运行期间信息表征作用显现,市场反响良好,多家大型粮食企业已逐步关注并尝试使用其预测大豆、玉米等重点农作物生长情况和价格波动趋势。下一步,大商所还将联合国家气象中心(中央气象台)合作探索研发温度指数衍生品,以“气象+期货”构建农业产业链全风险场景管理的新格局,不断拓展期货市场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深度和广度。 来源:期货日报
lg
...
Elaine
2022-09-05
农业农村部召开涉农外资企业座谈会
go
lg
...
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
农产品
消费市场和农业投入品市场,农业农村发展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力,为包括外资在内的农业企业带来了广阔发展空间。中国农业农村部深入贯彻中央精神,始终致力于高水平农业对外开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缩减农业领域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积极为涉农外资企业提供便利,未来将继续加强引导和服务,支持外资企业在华发展。 正大、嘉吉等20多家涉农外资企业,以及农业对外合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lg
...
Elaine
2022-09-05
9月2日外盘
农产品
市场走势综述
go
lg
...
9月2日外盘农产品市场走势综述
lg
...
Jupiter
2022-09-05
8月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下跌,后期或震荡偏强
go
lg
...
指数下跌,建材行业价格指数上涨,造纸和
农产品
行业价格指数基本持平。 同比来看,8月份钢铁、有色金属、橡胶塑料、建材、纺织等5个行业价格指数下跌,能源、基础化工、造纸、
农产品
等4个行业价格指数上涨。 8月份钢铁价格指数为992.77,环比下跌1.13%,同比下跌23.14%。 8月钢材市场价格先涨后跌,整体震荡运行,市场交易逻辑从钢材供不应求切换至需求疲软。月初,钢材市场供需缺口较大,单周最大缺口达到了112.3万吨的水平,在此背景下,钢材利润复苏,钢价整体偏强运行,钢厂开始主动复产。8月中下旬,随着钢厂复产,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得到缓解,叠加受全国高温、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交易逻辑开始发生转变为钢材需求疲软。此外,7月统计局公布的各项经济明显不及预期,弱预期与弱现实共振下,钢材价格开始下跌。 9月钢铁市场,在经历8月份进一步去库的以量换价的压力释放后,钢厂的自律性会有所退潮,钢铁市场的基本面压力将有所恢复,叠加外部宏观和货币政策的扰动,钢价仍有阶段性下探的风险,短期只有下得去,后面才会起得来,当然,区域和品种的分化会加大,自律比较好的区域和品种,基本面好,也可以走出独立行情。 8月份能源价格指数为1503.39,环比下跌1.29%,同比上涨10.12%。 8月山东独立炼厂汽柴油月均价格汽跌柴涨,但月内均呈上涨态势,国六92#汽油月均价格为8743元/吨,环比下跌0.05%;国六0#柴油月均价格为8093元/吨,环比上涨2.72%。8月汽柴油价格均整体呈震荡上涨态势,主要原因是一是突发事件导致炼厂纷纷降低加工负荷以及汽柴油收率,炼厂库存也降至极低位置,供应端减少,炼厂挺价底气充足;二是月中下旬汽柴油需求有所好转,加上下旬中下游为“金九银十”做备货准备。供需面的转变是汽柴油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其中8月中下旬涨速加快,供需面加快转变和中下游的恐慌性追涨加速了汽柴油价格的上涨。整体来看,汽油由于需求恢复速度较慢,且有疫情抑制其需求,价格涨幅不及柴油,月均价格低于7月。 8月主产区因强降雨及疫情扰动煤矿开工受限,而国内高温天气延续,下游电厂煤炭日耗保持年内高位水平,叠加水电发力减弱,动力煤市场供应阶段性紧张,国内煤价呈现由弱转强态势。展望九月,随着主产区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用煤旺季步入尾声,下游需求仅保持刚性采购,预计9月煤价或将震荡偏弱运行。 8月份有色金属价格指数为810.73,环比下跌4.92%,同比下跌6.18%。 8月,六大基本金属价格整体走弱,其中镍在国际期货市场上价格跌幅较大,铅价较上月由涨转跌,国内市场金属价格表现好于国外市场。欧美宏观经济环境较差,通货膨胀情况依然严峻,经济下行压力带动有色金属价格走弱。 国内现货市场上,以全国有色金属现货交易重点城市上海为例,基本金属中,1#电解铜2022年8月末价格62760元/吨,7月末价格60320元/吨;A00电解铝2022年8月末18420元/吨,7月末18590元/吨;1#铅锭2022年8月末14825元/吨,7月末15125元/吨;0#锌锭2022年8月末25465元/吨,7月末24235元/吨;1#锡锭2022年8月末195500元/吨,7月末195000元/吨;1#电解镍2022年8月末178700元/吨,7月末183570元/吨。 目前来看,消费面已经开始受电力供应紧张影响;铜杆市场成交不佳,铜价上涨影响终端产业拿货需求,加上现货原料电解铜升水坚挺,导致下游铜加工费出现回升,从而使终端接货表现不强。短期铜价上涨空间受限,虽有库存利好支撑,但铜价上涨出现乏力,预测近期铜价震荡盘整为主。 8月份基础化工价格指数为1133.23,环比下跌5.21%,同比上涨2.92%。 8月甲醇市场跌后反弹,整体市场供需双弱。传统下游复苏困难,华东(江浙+山东)MTO烯烃利润极差导致部分装置降负及停车,需求弱势严重制约市场向好。内地上游生产企业计划外停车多,导致淡季背景下企业库存持续低位;商家谨慎操作下,内地订单量不断向下,全月成交放量一般。沿海走势尾随期货盘面,中上旬最大利好在于伊朗因运力紧俏导致的装船偏少从而使得进口短时难有恢复。下旬,原油、煤炭的强势刺激了期货的反弹,但内地随着开工的恢复和需求的制约上行阻力较大,沿海在去库支撑下偏强,内地与沿海市场区域价差如期修复,但套利空间延续关闭。 9月,煤价偏强将延续成本支撑逻辑。基本面看,国产供应大幅回升,而进口供应则继续减少。预计9月甲醇市场将在需求弱复苏背景下存向好预期,重点关注能源端等宏观因素影响。 8月份橡胶塑料价格指数为785.49,环比下跌3.24%,同比下跌12.48%。 8月天然橡胶现货整体呈现震荡下跌走势,国际局势紧张,宏观扰动持续发生,市场对全球经济前景担忧情绪升温,国际需求明显走弱,泰国原料下跌进一步加剧市场担忧性,国内需求维持低迷等因素导致基本面对胶价依旧存在压制,天胶价格下行,现货价格坚挺性亦有所减弱。交投方面,持货方低价出货意愿较好,进口量增多贸易商出货较为积极,买盘氛围一般,下游工厂多逢低刚需采买,整体交投氛围略显平淡。 进入9月份,国内外产出均季节性增加,9月份云南指标较对天胶进口量增加有所推动,中国进口量继续上涨,而需求维持年中疲软状态。全球形势较为严峻,宏观扰动持续发生,供应增加和需求弱势现状难改,对天然橡胶价格存在压制,但国内外原料价格相对高位对天胶价格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且随着高温季结束,下游终端开工好转需求有所增加。9月预计处于宽幅震荡趋势,需求好转的情况下天胶存在触底反弹的可能。 8月份建材价格指数为1413.63,环比上涨0.62%,同比下跌2.61%。 进入9月份,高温褪去,在建项目恢复正常施工,需求有一定提升,但新项目开工有待观望,台风短期可能带来一定影响,需求稳中有升。供应方面,企业结束节能限产,供应增加,近期落实涨价,水泥价格稳中有升。 8月份造纸价格指数为958.78,环比上涨0.05%,同比上涨1.52%。 8月中国瓦楞纸及箱板纸价格延续下行走势。其中,瓦楞纸、箱板纸月均价分别为3564元/吨和4508元/吨,环比分别-3.5%和-2.2%。虽临近中秋佳节,然受海外订单减少及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今年中秋订单乏量。为积极去库,生产企业多执行各机台轮停并降价优惠的政策,8月份纸企库存压力得到部分缓解。 8月份纺织价格指数为929.63,环比下跌4.26%,同比下跌4.72%。 8月,中国PTA市场现货均价6097元/吨,环比下跌1.26%,同比上涨18.42%。预计9月市场价格稳中偏强震荡。考虑月内存新装置投产预期且PX供应紧张,为避免推高PX而挤压加工费,PTA装置检修依旧偏多,且有工厂9月合约减量供应,现货供应持续收紧。此外后道市场,摆脱高温、高湿影响,限电逐步缓解,终端需求有进一步恢复预期,聚酯负荷提升有助于刚需修复,通过调控产能利用率,在成本可控而需求正向恢复之际,市场价格有稳中上探迹象,然新增产能投放及大环境偏弱预期或有抑制市场涨势。预期PTA市场价格围绕6000-6500元/吨震荡。 8月份
农产品价格
指数为1699.90,环比下跌0.01%,同比上涨6.71%。 截至8月31日,连盘豆粕主力合约M01报收于3789元/吨,月涨109元/吨,月涨幅2.96%。纵观整个8月份连粕走势,8月份国内连粕整体震荡上涨走势,出现的月内高点和低点基本上和外围CBOT大豆保持同步,但需要注意的是8月份国内连粕走势明显强于CBOT大豆,主要原因在于国内豆粕基本面表现偏强,一方面进入8月份以来国内油厂豆粕进入去库存阶段,豆粕库存连续六周下降,据Mysteel数据显示,截至8月29日,国内油厂豆粕库存为68.9万吨,同比减少36.54万吨,减幅34.65%;另一方面国内连粕在进口大豆修复压榨利润的背景下,走势相对抗跌,油厂挺价,其中远月M01合约因深度贴水现货价格,导致套保空单力量相对薄弱,投机力量增强,而近月的M09合约则在豆粕不断去库存,加上9-10月份预计到港减少,市场备货情绪较浓的氛围下,现货价格节节走高,表现异常坚挺,期价上涨实现了期现回归的路径,同时近月合约的强势,对远月合约也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带动作用。 9月份连粕期价或同样维持高位震荡的局面。从基本面演绎来看,进入9月份,在进口大豆到港量下降的影响下,国内油厂大豆将进入去库存阶段;同时随着相继而来的中秋、国庆双节,预计下游豆粕提货量将保持较好局面,有利于油厂豆粕继续去库存。如此一来,豆粕现货大概率维持高位运行,较难出现大跌局面,并且豆粕基差价格将保持坚挺。据Mysteel
农产品
最新数据显示,9-11月进口大豆到港量679万吨、540万吨和880万吨。至于期价方面,因远月M01期价受到未来国际大豆市场库存重建的背景压制,预计维持震荡运行为主,建议暂时以震荡思路对待。 宏观指标预测:根据历史数据观察,MyBCIC的变化一般会领先PPI1-2个月,尤其是在拐点的变化上,甚至比PPI更为敏感,而PPI与CPI非食品价格走势相关性又比较高,对于国民经济运行情况能够提供预测与警示。 进入9月份,随着高温消退加上稳增长政策加码,下游终端开工好转需求或有增加。不过,一方面,欧美央行持续紧缩货币政策且欧美经济状况逐步恶化,海外需求或将萎缩。另一方面,国内楼市复苏缓慢加上多地疫情反复,传统“金九”需求或成色不足。预计9月份大宗商品价格或震荡偏强运行。由于主要省市电厂日耗走弱,动力煤需求表现一般,价格维稳观望。预期水泥、橡胶、甲醇等需求好转,价格有望震荡上涨。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需求难以明显提振,价格或上涨乏力。
lg
...
我的钢铁网
2022-09-05
“气象+期货”合作成果走进服贸会
go
lg
...
方面,宏观管理部门可以参考温度指数,为
农产品
保供稳价制定更加精准的政策;另一方面,农业生产者可以根据温度指数评估收获季的产量和价格,从而提前制订生产经营计划和风险管理计划。如玉米的孕穗和受粉一般来说受温度影响较大,因此农户可以利用玉米在孕穗和受粉期的温度指数来对收获期的产量和价格进行预测,并通过提前销售、价格保险、期货对冲等方式锁定收入。 大商所党委书记、理事长冉华在发布活动致辞中表示,经过近29年的发展,大商所目前已形成覆盖农业、能源化工和钢铁冶炼等领域丰富的产品体系,有效发挥了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及资源配置功能,市场定价影响力持续提升,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及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作为国家气象中心和大商所携手践行“国之大者”、落实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有效防范应对农业重大灾害”要求的重要成果,温度指数为双方探索“气象+期货”服务实体经济开辟了新途径。此次发布的北京、哈尔滨等城市的温度指数在试运行期间已被一些大的粮食企业用于预测大豆、玉米等重点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和价格波动趋势。未来双方将在指数运行基础上,合作探索研发温度指数衍生品,以“气象+期货”构建农业产业链全风险场景管理的新格局,不断拓展期货市场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深度和广度,为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智慧化贡献力量。 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方翔在发布现场表示,国家气象中心牢牢把握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立足“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高质量发展目标,高度重视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为国家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保驾护航。以温度指数为代表的天气衍生品,既可以发挥天气风险“减震器”和“稳压器”的作用,帮助农业及相关行业更准确把握资源状况,规避生产风险,提升市场资源的配置效率,又可以带动气象为农服务等多个应用领域的发展进程,促进各行各业对气象服务形成靶向需求,也可以提升气象监测、预报、服务能力的发展水平,更好地履行气象事业的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职能。 在指数发布现场,显示大屏向论坛全球参与者展示了2009年至今相关城市温度指数的走势图。记者注意到,北京、哈尔滨、广州8月的月度累积平均温度指数较往年基本持平,同时,武汉、上海则达到了过去13年以来的历史最高值,反映了华东地区和中部地区今年8月的高温情况。以上海为例,上海地区今年8月的月度累积平均温度指数和制冷指数分别为1282.35和414.35,较2009年以来平均值分别高出9.2%和23.3%,客观反映了今夏上海地区的高温。 据了解,2002年大商所启动天气指数研究。2004年起,大商所和国家气象中心便开始在天气指数及衍生品研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合作,并于2009年共同发布日平均温度指数。2017年,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21年,双方基于精细化天气预报完善了指数编制方法,使指数更为准确地表征了温度变化,并开始试运行发布。同时双方持续探索研发温度指数衍生品,将其作为大商所向指数板块业务拓展的重点品种之一,进一步丰富天气风险管理工具体系。今年4月,国务院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明确提出“积极发展金融、保险和
农产品
期货气象服务”,为气象与期货携手服务农业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指明了方向。目前,社会公众可以通过中央气象台、大商所官网及中国气象报等渠道查询“中央气象台-大商所温度指数”。 此外,本次服贸会期间,大商所还受邀参加了“气象与全球服务贸易展”,除介绍温度指数有关情况外,还向公众全面介绍了近年来大商所市场发展、推进对外开放及服务实体经济等成果。 来源:期货日报
lg
...
Elaine
2022-09-02
9月1日外盘
农产品
市场走势综述
go
lg
...
9月1日外盘农产品市场走势综述
lg
...
Jupiter
2022-09-02
屡次“挑战”2800元/吨关口,苞谷棒子受旱无籽?真实情况是……
go
lg
...
产区出现干旱天气提振,美国及欧洲的大宗
农产品价格
均出现了不小的涨幅,但当前当地的天气条件已开始转好。 据记者了解,8月下旬之前,我国及美国、德国、巴基斯坦等农业产区均有不良天气出现,其中高温少雨与干旱天气让人们对美国、欧洲粮食产量充满了担忧,甚至有机构称美国中西部地区农作物因极度干旱和缺水受到了比预期更严重的破坏,全球最大大米出口国印度因干旱令水稻面积减少了8%,已促使该国相关机构考虑出台限制碎米出口措施,而巴基斯坦很多地区已被洪水淹没,农作物受损较大。 新季玉米产量预期依然乐观 虽然前期出现的高温少雨天气给新季玉米产量留下了不少“后遗症”,助涨了玉米价格,但从当前我国及美欧重要农业区的天气变化情况分析,产区天气条件正在不断得到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状况也在不断转好。 来自国内气象部门的信息显示,随着冷空气的不断增强和南下,我国很多地区降雨天气不断增多,其中北方地区高温天气已结束,河南、山东与河北等麦茬玉米主产区还出现了多次降雨,玉米生长已趋于正常。此外,前期受旱较为严重的长江流域也出现了较大范围降温与降雨天气。 河南濮阳县粮油小商贩杨纪周告诉记者,河南北部也有个别田地出现了苞谷棒子结籽少的现象,但不会对玉米总产量造成过大影响。从当前大田玉米长势分析,整体较好。由于当前距离玉米收获还有一个多月时间,当地玉米单产与总产预估仍较为乐观。 相关机构公布的我国新季玉米播种面积等数据显示,今年我国春播与夏播玉米面积均比较稳定,尤其是河南、河北、山东、陕西、新疆等地玉米播种面积还稳中有升,而且这些地区的天气自玉米播种以来一直比较好。因此,虽然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因干旱导致玉米产量下滑,但由于占比较小,最终不会对我国新季玉米总产量造成过大损害。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干旱天气对我国南方地区稻谷产量的损害是不容忽视的,将主要体现在中、晚稻方面。据了解,今年我国新季早稻已获得了丰收。来自国家统计局的信息显示,今年我国早稻播种面积稳中有增,单产持平略降,早稻产量实现增长。根据对10省(区)早稻实割实测抽样调查结果推算,我国早稻总产量2812.3万吨,比2021年增加10.6万吨,增长0.4%。 玉米替代品市将表现稳定 “从当前国内玉米市场供求关系来看,虽然国产玉米产不足需的格局依然存在,但玉米及替代品市场的供应是很充足的。”王华告诉记者,尽管有不少业内人士预计明年我国玉米及替代品供应市场存在降低的概率,但他并不看好玉米价格。究其原因,是未来的玉米市场需求并不好。一是全球经济衰退的概率越来越大,国际市场玉米价格自高位回落会降代进口玉米及替代品成本。二是国内及国际市场对不良天气的炒作已经结束,玉米价格的天气升水将被挤出。三是明年小麦替代玉米的数量会再度下滑,但库存陈稻数量庞大,明年相关机构估计会继续定向拍卖。而且,从我国进口玉米、高粱与大麦等的发展态势分析,已实现了进口国多元化、进口方式与渠道多样化,可以充分利用好国内外市场资源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来源:期货日报
lg
...
Jupiter
2022-09-02
上一页
1
•••
259
260
261
262
263
•••
27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