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国债期货尾盘大跌,其中,长期国债期货的跌幅大于短期国债期货的跌幅。截至当日收盘,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跌幅为0.86%,10年期、5年期、2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跌幅分别为0.36%、0.22%、0.05%。周四,除2年期国债期货之外,30年期、10年期、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再度小幅下跌。
一德期货宏观经济分析师刘晓艺认为,近两日国债期货下跌主要由消息面驱动。周三,“本月央行购债规模仅有200亿元”的消息对市场影响较大,叠加基金大额赎回,中长端国债收益率一度上行3BP,国债期货快速下跌。
“从盘面看,周三交易属性最强的30年期国债期货跌幅最大, TL2512合约减仓7441手,而TL2603合约增仓9784手,两个合约净增仓2000多手,而10年期和5年期国债期货对应当季和下季合约持仓总计均为减仓。由此推测,部分机构在基金赎回的情况下,利用弹性较大的30年期国债期货进行对冲的概率较大。”刘晓艺称。
物产中大期货宏观高级分析师周之云分析称,从外围情况看,美联储12月降息的预期已经升至82%,随着全球流动性宽松的预期好转,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利空国债期货。另外,市场在利差交易上“内卷”严重,部分债券的信用利差已经接近7月份以来新低,随着止盈盘的集中释放,市场出现“抢跑”现象。“总体来看,临近年底,市场成交量萎缩,在全球风险偏好回暖、题材事件减少,以及交易盘止盈、配置盘观望的背景之下,市场心态较为脆弱。”周之云表示。
“11月以来,国债期货多数时间处于区间震荡。”刘晓艺表示,尽管月内公布的10月经济和金融数据利多债市,但国债期货盘面波动并不大,原因有两个:一是央行在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重提“跨周期调节”;二是公募基金销售新规尚未落地,使得投资者处于观望状态。从机构视角看,基金等交易型机构倾向于方向明朗后介入市场,而保险和银行等配置型机构会在收益率调整阶段性到位时入场。由此,不难理解多数投资者在11月中上旬国债胜率偏低、赔率不高的情况下选择观望。
“经过市场的大幅调整,目前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均已接近10月下旬央行宣布重启国债买卖时的位置。债券配置价值已现,预计部分机构将逐步进场,国债期货有望止跌企稳。此外,本周末国内将公布11月官方PMI数据,不排除部分交易机构‘抢跑’。”刘晓艺称。
周之云表示,政策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已全部投放完毕,共支持2300多个项目,项目总投资约7万亿元,重点投向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消费基础设施,以及交通、能源、地下管网建设改造等城市更新领域。流动性方面,央行本月投放1万亿元MLF,而算上到期的9000亿元,本月净投放1000亿元。如果把MLF和买断式逆回购的净投放均算上的话,这是连续第四个月央行投放6000亿元的中长期资金,累计达到2.4万亿元。
展望后市,周之云认为,年底A股会在4000点下方继续盘整,明年仍有向上突破的机会。今年四季度以来,股债“跷跷板效应”有所减弱,国债走势将最终取决于基本面的变化。明年国内仍有进一步降息空间,包括房贷利率,目前一线城市的租售比在2%以下,而按揭贷款利率为3.1%。“我们对国债后市并不悲观,需注意节奏的把握。”周之云说。
刘晓艺也认为,国债期货长期走势由基本面主导。考虑去年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对今年末至明年初经济数据造成的高基数影响,以及今年四季度财政、货币政策的力度,明年初国内降息的概率依然较大,届时国债收益率下行空间将打开。基于上述判断,12月中旬国债期货或将迎来上涨行情。
来源:期货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