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玉米市场呈现期现货联动走强的局面,其中玉米新粮开秤价同比上涨6%~8%。受供应结构性偏紧影响,企业溢价收购玉米,提振了市场信心。进入冬季,北方降雪天气预计增多,物流环境等因素亦将继续为玉米市场提供支撑。
机构跟踪的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稳中有增,预计在4487万公顷。由于主产区光、温、水等条件较好,玉米单产创出历史新高,预计总产量在29616万吨左右,同比增加124万吨。
在新季玉米上市之初,陈粮库存消化比较顺畅。截至10月上旬,全国主要加工企业玉米库存同比下降约20%,北方四港库存同比下降78%,陈粮供应近乎枯竭。因而新季玉米上市后,价格不跌反涨。
近两年,国内农产品价格不断下滑,而种植成本未有明显下跌,农户对农产品的惜售情绪增强。加之冬季有利于玉米储存,且后续将迎来元旦、春节等重要节日,玉米的售粮窗口期将延迟。目前,东北售粮进度不足三成,市场流通粮源偏少。与此同时,过去一段时间,华北地区阴雨持续,令部分玉米出现霉变。因而东北的优质玉米粮源成为较为稀缺的资源,“优质高价”预期增强。
玉米的饲用消费占总需求的65%~70%。今年我国生猪、家禽等存栏量同比均有不同程度增长,目前全国生猪存栏量同比增长2%左右。而过去10个月的配合饲料产量同比增长6%左右。其中,玉米的用量占比提升了4个百分点。同时,小麦对玉米的替代优势减弱,进一步提振了玉米的饲用需求。初步预计,2025/2026年度玉米的饲用消费量将维持在19300万~19500万吨的高位。
目前,我国玉米的深加工产能已经超过1.25亿吨,对玉米的工业消费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过去半年深加工产品的出口数据较好,淀粉、乙醇等企业利润改善显著,开工率居高不下。其中,1—10月深加工玉米消费量同比增加6.3%,而淀粉企业开机率亦超过75%。深加工企业玉米库存普遍偏低,新季玉米上市后,补库积极性高涨,成为玉米价格的重要支撑。
今年新季玉米上市以来,中储粮等企业适时启动了玉米收购。虽然其对质量等要求依旧严格,但挂牌价大多有一定溢价,累计收购的新粮数量同比大幅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新玉米上市季节的供应压力,有效提振了市场的信心,避免了玉米价格的大幅波动。进入冬季后,降雪天气增多很容易导致东北玉米外运受阻。运输成本上涨,势必令销区玉米到货量不足。这使得部分深加工企业为保生产而被动提价,玉米价格表现偏强。
除此以外,今年我国玉米进口数量大幅缩减,预计将远低于720万吨的关税配额量。因而我国玉米市场供需紧平衡的基本格局仍将持续,叠加在政策托底的预期下,玉米价格较难下跌,后市仍将以稳中有升为主。(作者单位:然厚商贸)
来源:期货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