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苯乙烯价格跌多涨少,仍处于下跌趋势当中。盘面不断增仓,主力合约最低下探至6362元/吨,与近5年最低点仅相差300点。与此同时,现货价格持续下跌,基差围绕零轴窄幅波动。苯乙烯及纯苯价格下行主要由产业链弱势格局驱动,即便在油价大涨或其他芳烃产品价格上行阶段,苯乙烯价格表现也相当疲软。
供给缩减幅度不足
近两个月,苯乙烯供给端变量较多。一方面,吉林石化60万吨/年和广西石化60万吨/年两套新装置先后落地,目前已正式开车。另一方面,存量装置检修损失量明显增加,京博67万吨/年、安徽嘉玺35万吨/年、连云港60万吨/年装置均进入停车状态,且后续仍有几套产能较大的装置待检修。
虽然近期有意外检修出现,但是新产能弥补检修损失,苯乙烯实际产量仍不低,总体缩减幅度较为有限。目前,苯乙烯和纯苯价差在1000元/吨附近,理论上并未进入生产端亏损降负范围。因此,苯乙烯装置开工率进一步滑落的概率并不大,且在修装置有可能陆续重启。
淡季效应开始发酵
后市淡季刚需预计走弱。最新数据显示,下游ABS、PS和EPS开工率分别在72.8%、53.8%、62%。其中,PS开工率偏低,而ABS和EPS开工率处于中位。下游成品库存压力较大,均处于历年高位区间。
终端方面,三大白色家电出口与内销双双遇冷。出口主要受贸易摩擦的影响,内销则受需求前置、补贴额度影响。市场普遍对终端需求持谨慎态度。我们认为,后市进入传统淡季阶段,需求很难出现超预期表现。
截至10月27日,苯乙烯华东主要港口库存在19.3万吨,同比大幅增加。胀库风险限制苯乙烯价格反弹幅度。
上游市场暂难转强
苯乙烯直接原料纯苯同样处于弱势格局。下游及贸易商货源充足,致使国内生产企业不断让利出货。近期,纯苯自身开工率有所下滑,但下游同步检修增多。因此,供应宽松格局并无转变,价格承压运行。
受地缘因素提振,原油价格有所反弹。但当前利多因素持续性存疑,原油价格进一步反转动力不足,难以给化工品提供上涨动力。
综合上述分析,短期苯乙烯供给端检修体量增大,或能促使高库存小幅去化,但持续性不佳。中期来看,苯乙烯开工率有再度提升可能,而需求季节性走弱,届时苯乙烯仍将面临累库风险。苯乙烯基本面驱动仍偏向下,成本向上驱动不足,价格将继续寻底。(作者单位:新湖期货)
来源:期货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