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经济稳步增长,中美贸易摩擦缓和,市场信心修复,股市上涨,国债配置需求下降。此外,降准必要性下降,市场预期的利多难以兑现,国债期货价格走弱的概率较大。
内需出口稳步恢复
我国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5%左右。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一至三季度,GDP同比增速分别为5.4%、5.2%、4.8%,前3个季度的GDP同比增速为5.2%。由于企业很多业务到年底才进入结算环节,因此四季度经济增长通常较高。在这种情况下,今年完成经济增长目标较为轻松。不过,从经济分项来看,国内经济存在一定的分化。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9月,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下降0.5%。投资增速调整说明国内经济正在转型,切换新的增长引擎。1—9月,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上升4.5%。国内需求稳步增长,内需逐渐替代投资成为国内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1—9月,国内出口金额累计同比上升6.1%。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缓和,国内出口稳步复苏。近期,随着新一轮中美经贸磋商结束,后期出口有望进一步扩大。
总体来看,虽然国内投资呈现调整态势,但是内需、出口稳步复苏,国内经济向好的局面难以撼动。
中美贸易摩擦缓和
中美贸易摩擦备受关注。10月30日,中美元首会晤,双方达成协议,美方将取消针对中国商品(含港、澳)加征的10%“芬太尼关税”,对中国商品(含港、澳)加征的24%“对等关税”将继续暂停一年。中美贸易摩擦缓和有效缓解了市场的担忧情绪,并且此次关税暂停期限长达一年,能够为市场预留充足的应对时间,市场的风险偏好明显上升。上周,上证综指时隔10年再次涨至4000点上方。良好的市场氛围使得资金更愿意配置收益更高的资产,对国债等固定收益资产配置的需求将降低。
降准的必要性下降
此轮降准周期是从2015年开启的,从频率上来看,基本上一年2次。今年5月15日央行降准,市场预期年底之前央行还会降准。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年内降准的概率较低。其一,国内存款准备金率为9%,处于较低水平,继续下调的空间不大。央行会降低后期降准的频次,为政策预留空间。其二,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缓和,降准对冲的必要性下降。其三,央行近期恢复了国债买卖,这可以视为降准的平替,丰富了调节流动性的手段。其四,央行近期开展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MLF)的力度较大,或为对市场的补偿。基于上述判断,我们认为降准必要性下降,市场此前的预期或落空。
基于上述判断,国内经济稳步增长,中美经贸磋商结果好于预期,市场信心得到修复,市场的避险需求下降。与此同时,降准的必要性大幅下降,市场预期的利多难以兑现。在这种情况下,国债期货价格四季度走弱的概率较大,关注前期区间下沿的支撑。(作者单位:弘毅物产)
来源:期货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