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市场涨势能否延续?

2025-11-03 08:55:16
期货日报网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收藏举报
— 分享 —

“弱现实”与“强预期”博弈

机构认为,在收储预期等因素影响下,短期内多晶硅价格仍将偏强震荡,但目前需求偏弱,现货上涨动能有限,期货盘面走强的“窗口期”不长,未来需要警惕价格回落风险。

上周,多晶硅期货连续5个交易日收涨。10月31日,主力PS2601合约报收56410元/吨,周度涨幅为7.43%。

国信期货分析师李祥英认为,多晶硅期货价格短期持续上行,主要受收储预期驱动。李祥英表示,光伏行业的产能收储一直是支撑多晶硅价格的重要因素。产业在推进收储平台建设方面较为积极,若最终平台成立,则多晶硅成本计算要包含收储所付出的成本,这势必推动多晶硅价格进一步上行。因此,在收储落地前,相关政策预期仍会给多晶硅期货价格带来较强支撑。目前来看,多晶硅期货已经在逐步计价这一部分成本。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有光伏企业负责人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17家龙头企业基本上都签字了,正在搭建联合体,争取年内完成。”对此,市场人士认为,这个联合体大概率与光伏龙头企业联合收储、减产有关。10月31日,市场再次传出,11家多晶硅厂商的实控人齐聚上海,就产能整合联合体的股权分配等核心细节进行最终确认。

“10月以来,关于平台建设的相关消息多次传出,但多晶硅上游企业并没有因此挺价,下游企业也没有积极采购。不过,多晶硅期货价格还是计价了这类消息。”弘则研究分析师刘艺羡表示,近两个交易日的价格变化,更多受收储消息的影响,而非基本面的变化。整体来看,多晶硅期货计价这类消息的逻辑,仍取决于其绝对价格。在上述消息传出前,多晶硅期货的绝对价格已涨至53000元/吨上方,高于目前的现货价格,后续期货盘面对此消息的反应可能受限。若平台建设加速,则可能促使价格阶段性冲高,而一旦平台建成,价格就存在回调风险。

“期货价格波动的核心因素在于现货市场基本面,若相关政策不能驱动现货价格上涨,则期货盘面升水结构产生的套保压力就会抑制期货价格上涨。”刘艺羡解释称。

中信建投期货分析师刘佳奇也认为,短期来看,上述消息虽能提振市场情绪,但对多晶硅价格的影响有限,后市仍需关注“反内卷”的相关动态。中信建投期货团队预测,如果17家光伏龙头企业的收储工作进展顺利,那么多晶硅承债式收购将使被收购方出清43万~48万吨产能。在类似自律框架安排下,基金平台公司成员会主动出清约100万吨产能,最终实现140万吨以上的产能出清,留下约200万吨产能。

据了解,当前多晶硅市场仍处于供需错配格局。供应方面,据PVinfolink的数据,9月,全球多晶硅产量为13.18万吨,月度排产量重新攀升至13万吨上方,预计10月全球排产量为13.34万吨,环比小幅增加。需求方面,自“5·31”抢装潮后,光伏新增装机量开始下降,6月至9月光伏新增装机量在10GW/月波动。数据显示,9月,光伏新增装机量为9.66GW,环比增加31.40%,同比则减少53.75%。库存方面,截至10月30日,多晶硅期、现总库存为30.103万吨。

刘佳奇认为,后期多晶硅市场将呈供需双减状态。在枯水期到来之际,西南地区多晶硅头部企业将明显降低负荷,从而带动行业总体产能下降。此外,根据行业协会配额要求,11月下游排产量可能下降,多晶硅需求随之下滑。展望后市,其认为,多晶硅基本面偏弱,考虑到行业结构特性以及收储影响,短期内价格仍将偏强震荡,但需高度关注相关消息,谨防盘面大幅波动。

刘佳奇也提醒称,虽然多晶硅价格存在走强预期,但目前需求偏弱,产业链需求负反馈压力仍在,现货价格上涨动能有限,期货价格走强的“窗口期”不长,未来需要警惕价格回落风险。

 

来源:期货日报网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99期货。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99期货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go

24小时热点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