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宏观环境改善及地缘因素支撑下,原油期货价格企稳回升。受成本端带动,丙烯2601合约在回落至6000元/吨一线后触底反弹。然而,由于丙烯产业基本面仍偏弱,期价缺乏持续上涨动力。目前来看,多空分歧较大,预计后市丙烯2601合约将维持区间震荡走势。
风险偏好增强
近期,美俄领导人会晤计划取消、欧美国家相继对俄罗斯石油生产商实施制裁,以及南美地缘风险升温等因素,共同推动国内外原油期货价格企稳反弹。上周,国内原油期货2512合约连续收涨至464.9元/桶,全周累计涨幅为6.87%。尽管地缘因素带来较强的上涨支撑,但原油市场仍面临供需层面的现实压力。短期来看,在“强预期”与“弱现实”的博弈下,国内外原油期货价格有望延续估值修复行情,丙烯成本端支撑也将随之强化。
库存压力不减
近年来,国内丙烯产能持续快速扩张。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丙烯总产能已达7044万吨,产能利用率仅为76.6%,行业整体呈供过于求态势。2025年,尽管产能增速有所放缓,但新增产能规模仍超过500万吨,扩张惯性仍在延续。
当前,丙烷脱氢(PDH)工艺已成为扩产主力,其产能占比上升至32.3%。然而,受成本端国际丙烷价格波动影响,多数装置处于亏损或微利状态,导致行业开工率长期偏低,形成产能过剩与开工不足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尽管部分PDH装置因亏损而阶段性停车检修,对短期供应造成扰动,但整体供给依然充裕。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下旬,虽然内蒙古宝丰MTO一期停车,南京诚志MTO、中景二期PDH等装置降负荷运行,但对丙烯整体供应影响有限。
库存方面,山东、华东等主要集散地港口库存呈震荡上行趋势,处于年内相对高位。下游方面,工厂普遍采取随用随采策略,采购意愿较为低迷。整体上,当前高库存状态是压制现货价格的核心矛盾,并对期货盘面形成明显拖累。
下游负反馈加剧
当前丙烯市场的最大拖累源于需求端。宏观层面,尽管下游PP、PO等产能保持高增速,与丙烯产能扩张基本匹配,但终端需求的复苏远弱于预期,致使“金九银十”传统旺季表现低迷,“旺季不旺”特征明显。微观层面,虽有如齐翔、开泰等丙烯酸装置复工等局部积极动态,但由于下游产品利润空间狭窄,企业对丙烯采购以刚性需求为主,并普遍存在“等跌”心理。最终,产业链呈现出利润分配失衡的“双输”格局:上游利润受挤,下游经营困难。这一负反馈循环导致需求端无法为丙烯价格提供有效支撑,反而构成了重要的下行压力。
综合来看,当前丙烯市场一方面产能持续投放,另一方面终端需求复苏力度偏弱,传统“金九银十”旺季表现平平。在“弱现实”与“弱预期”共同主导下,丙烯期货价格承压明显。预计后市丙烯2601合约仍将延续区间震荡格局。(作者单位:宝城期货)
来源:期货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