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我国前三季度经济“成绩单”公布。数据显示,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5450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前三季度,GDP总量为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从结构来看,国内呈现供给强、需求偏弱的格局。供给方面,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较前值提升1.3个百分点;制造业PMI中的生产指数为51.9%,处于荣枯线上方。生产端的强势与出口的韧性相互印证。9月,出口同比增速达8.4%(以人民币计价),较前值提升3.6个百分点,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形成主要支撑,高新技术产品、通用机械设备和船舶等品类出口同比显著增长。今年1—9月,机电产品累计出口额为12.07万亿元,累计同比增长9.6%,占我国出口总额的60.5%,显示出我国制造业产业链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需求方面,受以旧换新效果减弱的影响,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0%,较前值回落0.4个百分点,低于市场预期的3.1%,连续4个月呈现回落态势,其中家电、饮料等品类消费增速下行相对明显。1—9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转为负值,为-0.5%,其中房地产投资是主要拖累项,累计同比回落13.9%;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不同程度放缓,累计同比增速分别回落0.9和1.1个百分点,分别至1.1%和4.0%。
整体上,尽管今年以来国内经济结构分化,但总量层面稳步增长,要实现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四季度GDP增速只需超过4.4%。可以说,年内完成全年经济目标无忧,政策上短期强力刺激的必要性不高。本周重要会议正在召开,会议侧重于中长期经济结构和行业性的统筹安排,或在消费与民生、科技创新、新型城镇化与城市更新等领域有进一步部署。届时,势必提振相应资产板块的走势。
此外,10月初以来,美国陆续推出一系列对华限制措施。例如,宣布自10月14日起对中方拥有、运营或建造的船舶收取多项新费用,并禁止中国航空公司在美国往返航班中飞越俄罗斯领空。作为反制,中方宣布,自10月14日起对涉美船舶加征特别港务费,并将于11月8日起正式对5类中重稀土、超硬材料、稀土设备及原辅料、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等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此外,特朗普于10月11日在社交媒体上宣称,将自11月1日起对全部中国产品加征100%关税,并对“所有关键软件”同步实施出口管制。
本次贸易摩擦的背景与4月3日推出“对等关税”时有所不同。“对等关税”因其突然性而超出市场预期,本次贸易摩擦升级则是在中美贸易关系缓和之后发生的,市场基于历史经验,对“TACO”交易策略已形成普遍预期。另外,考虑到中期选举临近、资本市场波动加剧等因素,预计特朗普政府进一步升级贸易摩擦的空间有限。
综合而言,短期内因中美贸易关系仍存在不确定性,市场风险偏好可能出现反复。后续随着贸易摩擦的缓和,在中国经济温和复苏的大背景下,A股有望重回上行通道。值得关注的节点包括:预计10月29日至30日举行的APEC部长级会议,以及10月31日至11月1日召开的APEC领导人峰会。(作者单位:国贸期货)
来源:期货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