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 注意短线回调风险

2025-09-16 07:20:16
期货日报网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收藏举报
— 分享 —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释放关于做好政策储备和主动靠前发力的信号,叠加美联储降息的预期不断强化,在宏观、资金、市场情绪等因素的推动下,股指短暂调整后继续走强,沪深300和中证500指数再创阶段性新高,市场做多热情不减。从A股市场的整体表现看,科技板块继续发挥引领作用,人工智能、半导体、人形机器人等行业持续受到资金的青睐。

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我国官方制造业PMI小幅回升至49.4%,工业生产扩张速度加快,需求边际改善,但尚未摆脱收缩区间,中小型企业景气度依旧偏低;受房地产投资降幅有所扩大,基建、制造业投资增速放缓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延续下行趋势;进出口增速均有所回落,反映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逐渐显现,国际贸易活动放缓,新增订单减少,国内“抢出口”效应消退;8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继续在低位运行,PPI同比降幅有所收窄,表明在“反内卷”和淘汰落后产能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有色金属相关产品价格有所回升。企业盈利方面,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效果持续显现,带动家电、移动通信、消费电子等行业利润改善,高端装备制造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但由于终端需求仍然偏弱,下游企业经营压力依然较大,生产成本难以向终端消费者转嫁,企业不得不主动减少产量和降低库存。

金融数据方面,今年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900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5693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8.8%,与上月持平,M1同比增长6%,增速较上月提升0.4个百分点,创2023年2月以来新高。从总量和结构上看,居民贷款增加303亿元,企业贷款增加5900亿元;居民存款增加1100亿元,低于去年同期的7100亿元,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1800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5500亿元。相关数据表明,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并以资本支出的形式转化为居民收入,但居民收入并未更多形成消费,进而转化为企业收入,而是以储蓄的方式回流到银行体系。居民存款减少而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增加,表明随着A股市场的持续走强,市场赚钱效应增加,部分居民存款流向股市、基金、理财产品等领域。

社会融资规模和M2增速维持高位,主要受政府债券靠前发行的带动,包括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M1同比增速持续回升,与M2同比增速之间的剪刀差进一步收窄,反映财政支出力度加大,财政存款逐渐向企业和居民部门转移,股票市场活跃度提升,金融市场流动性保持充裕。但考虑到当前企业盈利水平不高,以及未来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企业对生产和经营保持谨慎态度,主动扩大投资的意愿仍待提升,信用扩张的渠道有待进一步疏通。

图为M1与M2增速剪刀差进一步收窄(单位:%)

近期政策面再次释放积极信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强调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有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统筹推动物价水平合理回升、社会就业大局稳定与经济增长;财政部要求加强对形势的前瞻研判,做好政策储备,主动靠前发力,继续落实好一揽子化债举措,提前下达部分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靠前使用化债额度,多措并举化解存量隐性债务。由此看,为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负面冲击,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宏观政策仍需加强逆周期调节,更多依靠提振消费来扩大内需。财政政策正在加快落实,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将于10月底前发行完毕,预计明年部分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将于四季度提前下达。“两重”项目建设和“两新”政策持续发力,有助于创造新的增量需求,拉动制造业、基础设施等相关领域的投资增长,带动和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促进投资和消费形成良性循环。

海外方面,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将于本周举行,降息25个基点是大概率事件,重点关注其货币政策声明,以及鲍威尔讲话对美国经济前景和通胀预期的评估,以此来推断美国未来利率政策的路径。由于美国8月非农数据疲软,新增就业仅2.2万人,失业率由4.2%上升至4.3%,创去年8月以来新高,市场对美国就业数据下行的担忧超过了对通胀上升的担忧。

展望后市,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仍不牢固,生产强、需求弱和服务业强、制造业弱的特征依然显著,需求不足仍是主要矛盾,外需下行压力加大。近期宏观政策再次强化逆周期调节,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进入发行高峰期,财政支出进度有望加快。后续随着美联储恢复降息,中美国债利差将进一步收窄,我国货币政策将迎来更多可操作空间,年内降准降息依然可期。最近股指期货连续走强,主要受分母端风险偏好的推动,包括政策面、资金面和市场情绪面等因素。但企业盈利尚未显著改善,仍处于主动去库存阶段,投资者需警惕股指市场连续上涨后止盈压力显现,注意短线回调风险。(作者单位:新纪元期货)

 

来源:期货日报网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99期货。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99期货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go

24小时热点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