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以来,焦煤价格冲高回落,期货主力合约由1328元/吨跌至1075元/吨,累计跌幅超19%。焦煤期价下行带动现货价格同步走弱,但现货市场波动幅度不大,主流品种下跌30~150元/吨,表现较为坚挺。
8月焦煤期价冲高回落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利空因素发酵。一方面,商品市场情绪转换,“反内卷”政策带来的看多情绪有所降温,前期领涨的品种高位回调。另一方面,产业矛盾不断累积,黑色板块基本面持续走弱。此外,焦煤期货仓单数量处于历史同期高位,多头接货意愿不强。
库存方面,焦煤库存持续去化。根据钢联数据,截至9月5日当周,523家煤矿精煤库存为529.24万吨,环比减少14.32万吨,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港口库存和洗煤厂库存则显著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同比分别下降31.83%、34.52%;终端库存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全样本独立焦化厂和247家钢厂焦煤库存分别为920.05万吨、795.7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72%、10.78%。此外,口岸库存持续去化,甘其毛都口岸库存为222.72万吨,6月中旬以来累计减少153.48万吨,同比下降35.07%。当前,全口径焦煤库存为3034.82万吨,环比减少36.78万吨,延续去库态势且显著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同比下降20.70%。国内煤矿供应偏低导致库存持续去化。
图为全口径焦煤库存(单位:万吨)
供应方面,近期国内煤矿产量低位运行。根据钢联数据,截至9月5日,523家炼焦煤矿山产能利用率为75.78%,环比下降8.26个百分点;原煤、精煤日均产量分别为170.06万吨、69.31万吨,环比分别下降18.55万吨、6.01万吨,降幅有所扩大。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数据均降至近5年同期低位水平,523家炼焦煤矿山产能利用率、原煤日均产量、精煤日均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4.58个百分点、33.56万吨、9.72万吨。虽然本周煤矿陆续复产,但产能利用率难以回升至上半年高位,监管趋严导致9月煤矿产量恢复受阻,国内供应偏紧。
进口煤供应量有所增加。根据海关总署数据,7月我国进口炼焦煤3873.2万吨,环比增长13%;1—7月,我国累计进口炼焦煤6244.53万吨。此外,焦煤现货价格偏高导致进口买盘增加,蒙煤车辆通关数据持续回升,目前已升至年内高位。根据钢联数据,截至9月5日当周,策克口岸日均通关861辆,满都拉口岸日均通关147辆,环比增长2.8%,甘其毛都口岸日均通关1158辆,环比增长23.06%,三大口岸整体日均通关2166辆,环比增长5.81%。
需求方面,截至9月5日当周,全样本独立焦化厂和247家钢厂合计焦炭日均产量为110.04万吨,连续两周下降。目前焦化企业利润有所改善,部分产区吨焦利润已超100元,限产结束后复产意愿预计较高,叠加“十一”长假带来的补库需求,短期焦煤需求有改善空间。不过,下游钢材市场矛盾不断累积,焦煤需求增量或有限。当前,传统旺季的需求复苏力度弱于预期,钢材库存持续增加,部分品种库存已超过去年同期,下游消化能力不足。同时,下游焦钢企业采购意愿较低,多以刚需补库为主,市场观望情绪较浓,原料采购趋于谨慎。
综上所述,利空因素发酵导致焦煤期现货价格同步回落,但在供需双弱的情况下,基本面表现依旧较好。短期来看,多空双方将围绕“反内卷”政策与需求走弱进行博弈,供应偏紧对焦煤价格形成强有力的支撑,但上行空间也有限,预计延续高位震荡态势。(作者期货投资咨询从业证书编号Z0011688)
来源:期货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