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增 单产降 需求弱 价格低

2025-09-04 09:11:27
期货日报网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收藏举报
— 分享 —

种植面积增加,区域间分化明显

目前,正值河南春花生大量上市,在经历持续数月降雨稀少的天气之后,河南春花生单产增减、价格高低备受市场关注。与此同时,当前河南麦茬花生已进入最后的生长关键期,长势如何更是市场聚焦的问题。

8月下旬,期货日报记者深入河南原阳、延津、浚县、开封、杞县、民权、尉氏、通许、西华、上蔡、新蔡、正阳、汝南、泌阳、桐柏、社旗、方城、南召、叶县、襄城等地,对花生市场进行了调研。综合来看,受近年来种植花生收益较好的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较高,花生次主产区、新生产区集中涌现,使得河南花生种植总面积稳中有升。河南多地由于受干旱天气影响,春花生单产预计降幅较大,正在生长的麦茬花生单产不容乐观。结合广东、广西等花生传统销区自有花生产量增加,湖北、安徽、新疆等新生花生产区面积增幅较大的情况,河南花生市场下游需求较为疲软。目前,河南已上市的春花生价格波动幅度较大,价格涨跌受产区天气及外地客商采购数量变化影响较大。

从调研情况分析,今年河南春花生与麦茬花生种植面积均稳中有增。

春花生方面:河南原阳、延津、浚县等北部地区农民直接不倒茬种植春花生的积极性较高,当地春花生常年种植面积较为稳定;河南开封、杞县、民权等东部地区春花生以不倒茬和蒜茬花生为主,种植面积呈现逐年递增态势;河南尉氏、通许、上蔡、新蔡、正阳、汝南、泌阳、桐柏、社旗、方城、南召、叶县等中南部地区春花生以不倒茬、蒜茬、豌豆茬、萝卜籽茬花生为主,近年来种植面积明显增加。

麦茬花生方面:河南麦茬花生种植面积近年来增长较快,主要原因是新生花生产区不断涌现,如新蔡、遂平、叶县等地增幅较大。

开封安忠花生米筛选厂总经理陈波告诉记者,作为重要的经济与油料作物,河南老百姓对种植花生“情有独钟”。据了解,由于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优良品种得到广泛推广。随着滴灌和密植技术的应用,农民种植花生的收益近年来超过玉米、大豆等农作物,调整种植结构的意愿较为强烈。在这种情况下,今年河南春花生和麦茬花生种植总面积增长较为明显,预计增幅在10%左右。分区域来看,传统产区如正阳县等地种植面积增幅不大,个别地区还出现了下降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农民倒茬种植其他农作物,次主产区、新生产区如叶县、通许和尉氏县等地增幅较大。

调研中记者发现,河南花生种植品种的区域性很强,各地花生田地土壤性质差别较大,导致各地所产花生的用途差别较大。其中,河南驻马店、南阳以白沙花生为主,占比在70%左右,主要用作食品原料;河南新乡、开封、周口地区则以大花生为主,近年来当地高油酸品种种植面积也有所扩大,主要用作油料或磨酱原料。

单产下滑,品质不乐观

虽然目前春花生已进入收获期,麦茬花生已进入生长后期,但调研中记者看到不少农民仍在不停地给花生田浇水。从记者与部分农民沟通的情况看,春花生尤其是麦茬花生播种至今,河南大部分地区没有下过透墒雨,当前部分地区干旱仍较为严重,没有浇水条件地区农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花生、玉米、大豆等农作物枯萎。

在河南上蔡、正阳、泌阳、桐柏等地记者调研发现,无论是春花生还是麦茬花生的产量均遭遇了较为严重的干旱天气。由于6月至7月河南全省降水量稀少,对花生开花、下针关键期造成严重影响。尽管8月上旬部分地区出现的降雨缓解了旱情,但前期干旱天气对花生产量所造成的损害已不可逆转,预计河南春花生、麦茬花生单产均大概率下调。不过,不同地区、不同地块的单产存在较大差异。

河南原阳县蒋庄乡农民吴学忠告诉记者,今年当地的天气异常炎热,没有降雨的时间段,花生田必须10天浇一次水,否则花生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从记者随机抽查的4块花生田长势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无论是春花生还是麦茬花生均存在结果少、花生米粒偏小的现象。部分花生田由于农民管理不善,还出现了早熟果腐烂等现象。

“我们公司的花生田基本上全部铺设了滴灌带,水肥供给和病虫防治较为到位,亩产花生果1000斤不是问题。”鹤壁市丰盛物产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纪洪涛告诉记者,今年该公司仅在浚县就种植了2万多亩的高油酸花生,由于花生田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在遭遇较为严重的干旱天气之后,滴灌技术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以不间断地为花生生长供应水肥,减轻干旱天气的影响。记者实地拔出多株花生结果情况均良好,预计其单产将超过去年。

在河南正阳县、桐柏县、泌阳县部分地区的调研中记者发现,当地花生受干旱天气损害较为严重,不少花生田出现了秧苗半枯死现象,预计种植在山岗坡地的春花生、麦茬花生单产减幅均在30%以上。

“预计南阳市及周边地区春花生和麦茬花生种植总面积增长5%~10%,但春花生单产预计比正常年份下滑20%~30%。目前,当地春花生正值大量上市,数量和质量均不如去年同期,而麦茬花生仍在生长期,收获之前其单产难以预估。从生长状态看,麦茬花生单产下降的概率较大。”河南南阳市南召县皇路店镇花生米加工购销合作社总经理罗秀峰表示,今年农民种植花生投入较大,花生田普遍需要浇水4~6遍,否则花生秧苗就会大量枯萎。此外,河南内乡县、淅川县等非花生主产区的旱情也较为严重,预计产量降幅较大。

调研中记者发现,当前河南全省均有春花生上市,其中尉氏、通许、泌阳、桐柏、方城等地春花生正在集中上市,已上市的通货花生米品质多数不如去年同期,主要表现为花生米颗粒偏小。与此同时,受近日部分地区出现降雨天气影响,没有及时晾晒的花生果出现了霉变发黑现象,虽然花生米的品质未受到影响,但如果任其发展,后期存在令花生米黄曲霉等指标增长的风险。

“新产花生的品质预计不容乐观,主要是干旱天气导致花生米饱满度不足,出成率下滑。我们从上蔡县收购的春花生米8个筛上出成率仅在50%左右,往年同期最低至60%。泌阳县所产花生米普遍颗粒小。”河南汝南县丰合粮油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佳宾告诉记者,前期的干旱天气及当前的“旱涝急转”使得新季花生品质下降较为严重,同时有较多的烂果出现,商水县、正阳县等地农民反映烂果的主要原因是重茬和浇水过多。

种植成本提升,收益缩水

记者了解到,受干旱天气影响,河南今年春花生和麦茬花生的种植成本均有所增加,主要是因为浇灌方面的投入。综合来看,自花生播种至今,有浇灌条件地区的农民普遍为花生田浇水3~6遍,每次每亩成本在15元左右。

“气温在40℃以上时,我几乎天天待在田里浇水,深夜一两点回家是常事。”吴学忠告诉记者,除浇灌成本涨幅明显之外,花生种子的费用近年来也居高不下,许多优良品种虽然产量高,但售价不低。如部分高油酸品种种子价格达到了11元/斤,加上密植技术的推广,每亩种子投入费用较高。此外,化肥、农药、机耕、机收等投入也稳中有增。

“我们村春花生烂果较多,主要原因是今年立秋之前多数农民为花生田浇水6遍,立秋过后当地突然出现了较大降雨,导致花生田水分过大,令部分花生果腐烂,影响花生的产量。”河南浚县部分农民反映。

河南驰戍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起力告诉记者,从当前国内花生市场价格走势等情况分析,在单产下降的情况下,预计河南花生产区农民收益将缩水,一方面成本增加压缩了种植利润的空间,另一方面价格整体表现疲弱。

价格波动较大,需求偏弱

“今年河南乃至全国新季花生价格均呈现‘高开低走’态势,短期市场价格波动幅度较大。8月中旬春花生刚上市时,河南开封、驻马店、南阳等地白沙通货花生米开秤价在5.3元/斤左右,但短短数日之后就下滑到4.3元/斤;湖北春花生中华系列品种开秤价为5.3~5.4元/斤,8月下旬最低一度跌至4.15元/斤。”罗秀峰告诉记者,春花生价格“高开低走”和短期波幅较大属于正常市场现象。面对新产花生上市,局部产区如果天气晴好,上市量增加很快。如果遇到降雨天气,上市量一下子就减少很多。目前,河南各地春花生大量上市,农民对市场价格较为认可,市场情绪日趋稳定。其中,南阳等地白沙通货筛选厂收购价稳定在4.35元/斤。

据罗秀峰介绍,当前河南春花生价格表现不佳与区域间竞争增强有很大关系,主要是河南周边及主销区的花生产量增长明显。今年湖北花生种植面积增幅较大,如湖北荆门、宜城等地不仅花生产量增长快,而且花生品质较好。宜城产白沙系列花生因出成率高受到了河南南阳等商贩的集中抢购,荆门、宜城等地春花生果售价为3~3.1元/斤,对河南花生形成直接竞争压力。与此同时,今年东北产区产量预计较为乐观,加上新疆、河北等地花生种植面积呈现扩大态势,以及广东、广西等河南花生传统销区自有花生产量增加等,河南花生外运明显不畅。

 

来源:期货日报网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99期货。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99期货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go

24小时热点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