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在“反内卷”政策预期持续升温的推动下,股市和商品市场显著上涨。此外,数据显示,上半年经济韧性较强,GDP增速连续3个季度保持在5%以上。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债市整体偏空运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最高上行至1.73%,较7月初低点攀升10个基点。7月底,随着“反内卷”交易的降温,债市迎来小幅修复行情,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至1.7%。
“反内卷”行情或告一段落
从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通稿,到7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反内卷”政策预期持续推升市场风险偏好。在此背景下,市场对7月底重磅会议关于“反内卷”的定调高度关注。
相较于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7月底会议的措辞更趋温和。一是“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删除“低价”二字,弱化了对“反内卷”中“低价”问题的强调。二是“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明确“重点行业”范围,且将“有序退出”调整为“治理”。三是“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与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表述保持一致。整体来看,未来“反内卷”推进将更依赖市场化手段,当前由政策预期驱动的“反内卷”行情或告一段落。
增值税征收采用新老划断原则
8月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明确对2025年8月8日及以后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实行新老划断原则。
此次恢复征收增值税,一方面可修正不同券种间税负差异对定价的干扰,有助于发挥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定价基准作用;另一方面能直接增加财政收入,缓解财政压力。
不过,资金面与经济基本面的变化仍是决定债券长期走势的核心因素。作为一次税收调整,其对债市的影响更多体现在利差层面。一是新老划断下,新发行债券需缴纳增值税,存量债券仍享免税优势,老券吸引力上升,新老券利差或走扩。二是信用债及同业存单性价比提升。此次调整后,国债、地方债、金融债需缴纳增值税,相比信用债的免税优势减弱,信用债相对性价比提高。此外,同业存单仍免征增值税,其性价比同步提升。三是对国债期货而言,征税将推高新发行国债收益率(相对老券),使其更易成为最便宜可交割券(CTD券)。CTD券切换可能性增加将导致远月合约基差中隐含的交割期权价值上升,推动远月合约基差走强。从近几日行情看,远月合约走势偏弱,跨期价差有所扩大。
综合来看,“反内卷”行情基本结束,债券税收调整政策对债市影响有限,后续走势将逐步回归基本面。
资金面上,7月作为缴税大月,央行通过及时续作买断式逆回购并配合逆回购灵活投放,有效应对税期扰动,资金面整体平稳。8月为缴税小月,资金压力较小,资金面维持合理充裕态势的概率较高。
政策面上,上半年GDP增速达到5.3%的背景下,7月底会议对经济形势判断偏乐观,未提出新的大规模强刺激增量政策,货币政策持续强调“适度宽松”,并删除“适时降准降息”相关表述。
经济面上,当前经济在保持韧性的同时,呈现“生产强、消费升、出口稳、投资缓、地产弱”的分化特征,“稳”的基础较为牢固。在资金面宽松、降息预期弱化、经济基本面稳定的背景下,债市缺乏大幅走强的动力。(作者单位:光大期货)
来源:期货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