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债 关注超跌反弹机会

2025-08-01 08:40:22
期货日报网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收藏举报
— 分享 —

近期,在权益和商品市场快速上涨、资金波动加大及赎回冲击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债券市场出现脉冲式调整。本周,随着“反内卷”政策预期降温,央行加大投放力度,债券市场悲观情绪有所缓和,国债期货全线止跌企稳。

图为5年期期债主力合约日线

7月以来,“反内卷”预期持续发酵,以多晶硅、碳酸锂、焦煤为代表的商品期货价格快速上涨,对债市存在生产收缩、物价回升、风险偏好提升三个利空效应。对债券市场而言,预期领先于基本面,叠加债券交易结构拥挤,债市的压力在短期内集中释放。进入本周,商品市场情绪降温,商品期货价格自高位快速回落,强预期行情终归需要基本面数据进行印证。

近期商品期货价格上涨对债市的冲击更多停留在预期和情绪层面,但如果没有需求端的配合,冲击幅度则较为有限。一般来说,上游价格能否实现向终端传导,核心在于需求能否有效改善。从CPI和PPI历史变动来看,上游价格波动对下游传导效果在2013年之后明显弱化,特别是2022年PPI同比增速处于高位,CPI同比增速虽处于上行趋势但斜率更平,同期企业利润增速回落至低位,背后或是上游的高价被中游企业消化,企业利润反而承压。因此,价格能否有效传导,以及物价回升对债券市场的影响可能是中期需关注的变量。

本轮债市脉冲式调整,交易结构的脆弱性也对市场造成压力。4月份以来,资金面延续宽松。尽管以10年期国债为代表的长端利率处于震荡横盘状态,但机构普遍拉久期和加杠杆,通过挖掘超长期限利率债利差、超长期限信用债利差的形式来取得超额收益。本质上,这种操作是以牺牲资产流动性为前提博取超额收益,它需要两个重要前提,一是资金面持续宽松甚至更松;二是负债端保持增长。因此,这种操作加大了交易结构的脆弱性,今年纯债投资组合的安全垫较薄,在市场波动中容易遭受赎回冲击。最近一周,随着基金久期回落,叠加央行加大投放力度,交易结构的脆弱性得到一定程度的修正。

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后,债市情绪得以修复。从会议内容来看,一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方向未变。广谱利率下调的趋势未变,货币政策仍需配合财政发债, “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和“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二是,财政政策仍可能有“增量”,会议提出“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要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分释放政策效应。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是,对房地产行业,会议提到“城市更新”,没有提及其他政策,对债市偏利好。四是,“反内卷”方面,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态度较为温和。

近期新增地方债发行提速,当前累计发行进度快于2024年同期,与2023年同期相当。截至7月25日,新增一般债、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占全年额度的比例分别为64.6%和59.0%。2024年累计发行进度分别为48.8%和52.2%,2023年累计发行进度分别为64.1%%和65.8%。本周,政府债供给节奏有所放缓,7月28日—8月1日计划发行量为5172亿元,较上周的7818亿元大幅降低。其中,国债和地方债计划发行量双降,分别环比减少2261亿元、386亿元,至1800亿元、3372亿元。

从资金面看,本周迎来跨月时点,且逆回购到期规模较大,央行净投放呵护流动性。同时,政府债发行规模、存单到期规模均较上周边际回落,资金面压力边际缓释,叠加月末财政支出提速,或对银行间流动性形成一定补充。在此基础上,资金价格呈现渐进式修复的态势,但考虑到跨月时点,幅度相对有限。

债市脉冲行情过后,来自权益及大宗商品市场的单边压制减弱,央行流动性可能成为8—9月份市场的关注点。一方面,8—9月份处于国债、地方债的发行高峰期,央行对流动性投放大概率仍然是呵护态度,这对存单和中短久期利率债有保障。另一方面,“反内卷”是当下政策的重心,降息的政策优先级也在下降,债券利率向下突破前低的概率明显降低。

综合来看,短期受市场资金面、风险偏好及情绪影响,债市再度持续大幅调整的概率降低。一方面,在央行呵护及月初季节性宽松的带动下,流动性更容易修复。另一方面,中美谈判和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均已落地,风险偏好短期降温。考虑到8月处于政策真空期叠加上市公司业绩披露期,股市有回调压力,债市有望得以“喘息”。另外,当前基本面偏弱,房地产和就业压力犹存,债市虽不具备持续走牛的条件,但也缺乏走熊基础,调整仍可视为阶段性买入机会。

策略上,以10年期国债为代表的长端利率债或有超跌反弹机会,但10年期国债价格下破前低的概率较低,需新一轮降息等条件催化,未来1—2个月10年国债收益率可能在1.65%~1.80%区间震荡。(作者单位:中辉期货)

 

来源:期货日报网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99期货。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99期货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go

24小时热点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