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积极信号,叠加海外关税压力趋缓,期指运行中枢有望抬升。
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并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从形势判断看,会议明确指出“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并强调“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积极识变应变求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在宏观调控方面,会议新增“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的表述,释放稳增长政策加码信号。财政政策强调“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货币政策则较4月会议调整表述,删除“适时降准降息”“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内容,强调“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在内需领域,会议提出“要有效释放内需潜力”,并强调“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在投资领域,相较于4月会议提出的“扩围提质实施‘两新’政策”“加力实施‘两重’建设”,本次会议更突出“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扩大有效投资”。此外,会议还衔接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及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在产业方面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在地产方面明确“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值得关注的是,会议强调“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在政策落地进展方面,7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开征求《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管理工作指引》和《加强政府投资基金投向指导评价管理办法》意见,明确提出“设立政府投资基金要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部署要求,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鼓励降低或取消返投比例”。
总体来看,外部环境边际改善叠加上半年GDP增速达5.3%(高于年度目标5%左右),本次会议政策主线更加清晰,既强调存量政策落实,又明确增量政策加力。“反内卷”作为政策主线之一,将通过优化产业供需格局助力工业企业利润修复,进而推动内需进一步回升。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趋缓
当地时间7月28日至29日,中美经贸团队在斯德哥尔摩举行新一轮会谈。根据共识,双方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
近期美国关税谈判动态显示,7月以来其与多国谈判加速。当前,美国对欧盟、日本的关税税率为15%,对菲律宾、印尼的关税税率为19%。作为回应,欧盟宣布新增对美投资6000亿美元(含军事装备及7500亿美元能源产品采购),日本新增对美投资5500亿美元并开放汽车、大米市场,菲律宾、印尼则承诺对美“零关税”及市场开放。特朗普也公开表态,将在15%至50%的税率范围内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具体税率将根据美方对双边关系的评估确定。
从近期特朗普关税政策落地情况来看,6月美国海关收入达27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且财政年度内关税收入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当月美国财政自2017年以来首次实现盈余。财政官员预计,2025年日历年美国关税收入有望达3000亿美元。
后市展望,8月1日前美国对多数国家的关税政策将逐步落地,其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已趋于缓和。
结论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积极信号,叠加海外关税压力趋缓,期指运行中枢有望抬升。当前市场风格正从价值向成长切换,而IF兼具成长与价值属性,建议偏多操作。(作者单位:福能期货)
来源:期货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