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分析人士认为,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了较多超预期信号。
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首席宏观经济研究员李彦森分析称,中央政治局会议认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将顺利完成,暗示四季度经济足以提振全年增速至5%左右。宏观政策定调转变,会议强调“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与往年相比增加“更加”二字,意味着财政增量仍有扩大空间。货币政策从“稳健”改为“适度宽松”,显示明年有较大降息降准空间。两方面措辞的变动,都是超预期内容。另外,特别提及“稳住楼市股市”,表明政策对楼市股市的支持力度会加大。“总体上,此次会议对股市、债市均产生利多效应。当天,恒生指数、富时A50指数期货明显上涨,银行间债市收益率大幅回落。”他说。
一德期货金融衍生品高级分析师刘晓艺表示,目前市场关注点集中于宏观政策。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2012年来的首次转变,叠加“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双宽的政策组合力度超出市场预期,短期降准降息预期升温,债市直接受益。当天在会议通告发布后,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4个基点,至1.9%。在“稳住股市楼市”的喊话下,当晚外盘中概股和富时A50指数大幅攀升,市场风险偏好明显回升。隔日,股债双双高开,表明双宽政策组合下,金融资产预期向好。
“目前股市在等待相关政策的落地。”刘晓艺表示,11月下旬以来,股市在增量政策加码预期下震荡走强。12月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了扩内需、科技创新、扩大开放、化解风险等政策方向,预计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确定有关政策细则。在此预期下,股市相关板块受到资金青睐,而其他板块需要等待经济数据进一步向好才能迎来趋势行情。
她认为,相对股市,当下债市的确定性较高,资金正在积极流入。11月中旬以来,国债期货开启新一轮涨势,驱动并非来自基本面,而是来自资金面。11月地方再融资债券陆续发行,供给集中放量担忧一度影响市场。当月央行净买入国债2000亿元,并开展买断式逆回购8000亿元,叠加流动性宽松预期升温,机构“抢跑”,长端和超长端收益率补跌。11月29日同业存款利率自律管理倡议发布,进一步约束并下调同业存款利率,同业存款利率快速下行,带动短端利率走低,突显债券配置价值。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预告超常规的逆周期调节,对债市形成新的利多,意味着2025年国债收益率的下行空间被打开。
从经济基本面角度来看,李彦森认为,宽松政策支持国内经济修复,通缩风险有所缓和,但11月下旬以来恢复速度放慢。消费好转、基建持稳,继续观察地产表现,政策落地和总需求改善节奏仍是焦点。从预期转向现实,基本面支撑暂时减弱,但政策预期再起,且后续还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短期基本面对股市并无明显利空效应。债市逻辑有所不同,“资产荒”背景下,更多的是交易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和海外风险,利空效应并不明显。
展望后市,李彦森认为,经济温和修复,且政策预期强烈,股市整体将呈震荡上行走势。风险在需求端,扩内需政策能否完全对冲外需走弱是主要变量。债市焦点在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和“资产荒”方面,名义增长加速有限,但带来的利空影响不大,需要关注债券供给集中放量可能导致的价格阶段性调整。
刘晓艺认为,国内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传统的经济刺激手段实施的可能性不大,经济修复较为温和,股市的上行注定有波折,指数重心缓慢抬升是大概率事件。财政政策加码,货币调控提高精准度,加强与财政政策配合,以降低实体融资成本、促进信用重回扩张区间。外部环境方面,预计2025年上半年美联储继续降息,而特朗普关于推升通胀的相关政策在2025年下半年落地的可能性较大。对中国央行来说,无论从拉动内需急迫性考虑,还是从外部流动性环境变化考虑,2024年年底到2025年年初都是货币宽松的极佳窗口期,不排除2024年12月中旬美联储议息会议后国内央行大幅降息的可能。鉴于此,年底前债市有望延续偏强势头。
来源:期货日报网